紫牛热点|告别“隐形杀手”,南京这座大桥玻璃墙会给小鸟发“警报”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8 18:15:00
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报道了南京明城大道桥玻璃隔音墙频发鸟类撞击事件,之后有关方面很快采取行动。18日早上,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张贴防鸟撞贴纸,预计很快可以完工,这一措施将有效防止小鸟飞行途中撞击玻璃。不过鸟撞事件近期在很多地方仍有发生。昆山杜克大学发起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已经连续多年对鸟撞事件进行跟踪调查,每年都会发布研究报告。19日,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还将在北京召开鸟类友好城市建设论坛,科学家、管理者、行动者和志愿者将一起分享和讨论防鸟撞如何能在城市更好落地。
工作人员给南京明城大道桥玻璃隔音墙张贴防鸟撞贴纸
明城大道桥有了防鸟撞贴纸
18日早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明城大道桥看到,工作人员正在把防鸟撞贴纸贴到玻璃隔音墙上。
发生鸟撞的玻璃隔音墙位于大桥北端东侧,通透性比早年间建立的隧道隔音板好很多。这座大桥下面是秦淮新河,很多鸟类在河边栖息,或者把这里当作迁徙通道,有些小鸟可能以为玻璃隔音墙是可以穿过的空洞,一头撞上去。
市民秀秀每天通勤从这里经过,发现小鸟频频撞死在这里,拨打12345进行了反映,并且发到了社交媒体平台。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关注到这个问题,近日做了报道。
鸟类无法认识到玻璃是无法穿越的阻碍。因此,想要避免鸟撞玻璃的悲剧,最核心的办法是让鸟类“看见”玻璃的存在。
对于已经完工的有大量玻璃幕墙的建筑,贴上带有一定图案的贴纸,就能有效防止鸟撞。优秀的设计不仅可以防止鸟撞,还能对玻璃和建筑起到装饰作用,基本上不会影响美观和透光性。
明城大道桥主管部门很快采取了行动,采购了防鸟撞贴纸。这里的防鸟撞贴纸从9月17日开始张贴,预计18日可以完工。贴纸是透明的,间隔分布着浅色圆点,既不障碍透光,也能对鸟类起到警示作用。
北京一栋办公楼发生鸟撞事件
多个地方出现鸟撞事件
进入迁徙季节后,很多地方都发生了鸟撞事件。
9月17日,网友“汤圆”在北京朝阳区一家酒店外看到一只小鸟躺在地上,旁边一块擦的很干净的玻璃幕墙,“一下子就知道是鸟撞”。她发现小鸟还在呼吸,拨打了北京野生动物救助电话,工作人员很快赶到,看到那只小鸟后,初步判断内出血,盆骨区域骨折,已经无法挽救。“汤圆”忍不住流下眼泪,“一个小生命,刚才捧在手里还能感到体温,我以为肯定能救活,这么快就离开了,生命真的太脆弱了。”
小艾(化名)在北京朝阳区工作,9月17日中午在公司楼下发现有11只小鸟掉落在地上。她告诉记者:“中午我吃完饭,在公司外边发现有一块地方被围了起来,以为是高层玻璃有什么问题,走近了看发现是有一堆小鸟在那里躺着,有着非常漂亮的绿色羽毛,一开始以为是玩具,后来发现是真的小鸟。猜测是撞了玻璃,因为楼宇外面使用了100%的玻璃幕墙,正值迁徙季节,小鸟无法分辨。”
小艾把小鸟撞击公司大楼死亡的事发出来后,有网友告诉她这是暗绿绣眼,属于“三有”野生动物。很多同事都关心鸟撞问题,大楼物业正在和业主讨论防鸟撞装备安装的工作,不过目前还没有完成。
工作人员给南京明城大道桥玻璃隔音墙张贴防鸟撞贴纸
防止鸟撞建筑,创建鸟类友好城市
研究表明,鸟撞玻璃建筑被认为是由人类造成的鸟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鸟撞事件主要集中在6层以下的低层建筑。
在加拿大,每年因鸟撞死亡的鸟类个体数量在1600万至4200万只。在美国,2014年的研究估计为3.65亿至9.88亿只。而美国鱼类与野生动物管理局(USFWS)确认这一威胁每年在美国导致超过10亿只鸟类死亡。
由昆山杜克大学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实验室牵头、多家机构共同发起的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自2022年开始,累计动员6000余名志愿者,完成约16万次调查,覆盖全国候鸟迁徙路线,连续发布多期鸟撞调查报告。
在2024年秋季至2025年春季的系统性调查中,共记录729起鸟撞事件,涉及846只鸟类个体。整体死亡率较高,约 86.4% 的鸟类因鸟撞死亡。
这些调查的覆盖率相对还比较少,根据这些抽样调查数字,专家推断中国每年可能有“数千万至上亿只”鸟类因撞击建筑物的玻璃墙而死亡。甚至有人认为,如果全国监测完善,鸟撞死亡总量可能超过北美地区。
9月19日,全国防鸟撞行动网络和昆山杜克大学、北京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等机构在北京召开“鸟类友好城市建设论坛”,介绍国内外鸟类生态保护与城市规划最新研究成果,深度解析一线城市鸟类友好建设典型案例,并且研讨建筑防鸟撞实用解决方案与技术标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