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奇妙的医患缘分:几年前他为我手术,如今又救了我母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20:46:00

“几年前杨主任治好了我的病,如今又救了我母亲,他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近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神经外科病房,正为母亲办理出院手续的宁先生(化名)感激地说道。该院神经外科主任杨坤曾为宁先生切除垂体瘤,如今又帮他的母亲解决脑出血与肿瘤难题,两次为这个家庭驱散了病痛的阴霾。

杨坤主任嘱咐出院事项

儿子垂体瘤致容貌变形

经鼻微创手术解危局

时钟拨回到几年前,彼时在国外务工的宁先生,发现自己手指比常人粗一圈,嘴唇、眼睛、鼻子、耳朵也逐渐变形。起初他以为是水土不服,并没有重视,可症状始终没有缓解。

2019年,宁先生因工作调动回国,病情不仅没有改善,还出现了危急情况。一次开车途中,他突然异常困倦、昏昏欲睡,只能紧急停车,随后陷入深度昏睡。醒来后,头痛、呕吐接踵而至,他立即前往盐城当地医院检查,增强核磁共振显示其颅内长有肿瘤。

经人推荐,宁先生找到中大医院神经外科杨坤主任。详细检查后,他被确诊为生长激素型垂体瘤,且瘤体体积较大。杨坤主任介绍,这类垂体瘤会导致患者肢体肥大,过量分泌的激素还会损害全身多个系统:呼吸系统方面,可能引发夜间打鼾,严重时导致气道梗阻、窒息;还可能诱发难以控制的恶性高血压与高血糖;对心脏损害尤为严重,会使心脏供血能力大幅下降,轻微活动就可能引发心跳骤停。

为解除病痛,杨坤主任先后为宁先生实施了两次经鼻微创手术,成功实现肿瘤全切。“经鼻内镜手术是国家唯一被纳入统计的微创类型,也是行业内认可的标准微创术式,无需在头部做切口。”杨坤主任补充道。

术后,宁先生恢复迅速,当天就能下床活动。此后,他规律用药,将体内激素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我一年打两次激素针就行,医保还能报销一部分费用,经济负担减轻不少,现在生活一切正常。”谈及恢复情况,宁先生难掩欣慰。

宁先生和母亲在病房

母亲脑出血伴肿瘤

一次住院解决两大难题

今年7月中旬,73岁的宁母在地里干活时意外摔倒,随后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及行走不稳的症状。家人将她送往村卫生所,因老人此前确诊过轻微脑梗,卫生所以脑梗为由为她进行了一周的输液治疗。

半个月后,老人突然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家人察觉异常,立即带她前往当地县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其颅内存在淤血。“得知情况后,我第一时间联系了杨主任,没过几天就带着母亲来到中大医院。”宁先生回忆道。

经过详细检查,宁母被确诊为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同时,影像检查还发现她大脑半球长有一个较大肿瘤,小脑部位另有一个较小肿瘤。“患者年纪大、身体状况不佳,如何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成了关键。”杨坤主任表示。

医疗团队经过讨论,决定优先处理颅内血肿。“大脑半球的肿瘤虽大,但生长速度缓慢,患者已对其耐受,就像‘温水煮青蛙’,而颅内血肿会在短时间内对脑部造成明显压迫,风险更高。”杨坤主任解释道。

影像上能看到明显血肿及肿瘤

进一步检查发现,老人的血肿位于左侧颅内,范围从前延伸至后,体积较大且质地类似“豆腐渣”,并非液体状态,无法采用简单的钻孔引流术处理。最终,团队决定采用先进的神经内镜技术,仅在老人左侧头部做一个小直切口,通过“小骨窗”方式完成血肿清除手术。这种术式创伤小、治疗效果好,成功避免了传统开颅手术对患者造成的较大损伤。

血肿清除手术后,老人恢复了一周多时间。随后,杨坤主任又为她实施了大脑肿瘤切除手术,过程十分顺利。

9月11日,宁先生为母亲办理出院手续时感慨:“这次住院一次性解决了两大问题,不仅让母亲少受不少折腾,还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杨主任不仅医术高超,人也特别好,不管我什么时候联系他咨询问题,他都会及时回复、有求必应。”

对于老人小脑处仍残留的小肿瘤,宁先生补充道:“杨主任特意叮嘱我们不用过度担心,后续定期复查就行,有任何情况也能随时联系他,这些话让我们安心不少。”

通讯员 崔玉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视频 杨泽华 万惠娟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