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扬眼视频

“交往两年的笔友寄来了礼物!”苏疆两地学子普通话互助结下深厚情谊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9:29:00

一次次书信往来、一件件贴心礼物、一场场视频连线,同学们用普通话打破地域隔阂,让江南水乡与天山脚下紧密相连……9月15日下午,在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苏州系列活动仪式上,情景剧《你好!天山脚下的朋友》生动再现了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扣子中队”与新疆霍尔果斯市丝路小学孩子们之间的普通话互助故事。这个由真实事件改编的剧目,不仅展示了普通话推广的成果,更见证了一段跨越千里的深厚情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了解到,这段故事始于两年前的一堂语文课。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的孩子们正在学习书信写作课程,辅导员刘芬芬注意到,如今孩子们缺少书信来往的实践机会,恰逢学校刚好有老师在新疆支教,于是,两校共同策划了“普通话互助活动”,让两地孩子通过书信结交笔友。

起初,两校老师共同发起了“我有一个朋友”笔友计划和“互赠家乡骄傲”明信片活动,每一位苏州的小朋友配对一位新疆的小朋友,鼓励两校孩子用标准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家乡、学校、兴趣爱好,并用规范的普通话书写家乡明信片赠送给自己的笔友。

随着两校孩子的交流越来越深入,互助活动又增加了“云游家乡”双语小导游和“同唱一首歌”国语歌会环节。孩子们通过视频连线,用标准普通话带领对方“云游览”本地的特色景点;两校孩子选择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通过共同学唱练习普通话的咬字、发音和节奏。

刘芬芬回忆道:“最初收到新疆小朋友的来信,有些词句需要当地老师翻译才能读懂。视频交流时,小朋友们口音也比较重。”经过长达两年的互动,变化悄然发生。翻看这两年来的书信,刘芬芬发现,新疆孩子们的普通话水平显著提高,用语更加准确,交流更加顺畅,对于普通话的使用更加自信。更重要的是,普通话成了情感纽带,连接起两地孩子的心。

在这两年不间断的书信交流过程中,“扣子中队”和丝路小学孩子们的情谊早已超越了普通话互助本身。2023年,两校孩子在元旦期间共同举办网络联欢会;苏州孩子寄去苏州特产,新疆孩子则精心制作“迷你馕饼”,由于路途遥远,用最快的邮寄方式仍然需要一周才能送达,新疆孩子们便贴心地为“迷你馕饼”进行真空包装。“收到这份饱含心意的礼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很感动。”一位星湾学校“扣子中队”的学生说道。

更令人感动的是,通过交流,“扣子中队”了解到新疆学校教学条件有限,自发发起“阳光行动”,捐赠教学和体育器材,用实际行动支持远方的朋友。星湾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项活动将继续开展下去,让更多孩子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收获友谊,增进理解,共同筑起民族团结的心灵长城。

据悉,本次推广周活动将持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进一步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与使用,从而讲好苏州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扬子晚报苏州小记者工作室主持人 刘皓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