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超江苏|魏晋谈魏晋风流:王羲之是所有学书法的人绕不过的大山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2 16:46:00
六朝烟雨,魏晋风流,在金陵乌衣巷的王谢弟子衣冠华服中,诞生了中国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大家之一的王羲之。学者、著名书法家魏晋畅谈魏晋风流人物、书法大家王羲之。
魏晋认为,王羲之是所有学书法的人绕不过的一座大山,五岁时王羲之跟随家族南渡到了南京,定居乌衣巷长达四十年,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家族传承为他的书法启蒙和成长提供了沃土,让他的艺术思想不断的成熟。从书法的角度上看,王羲之的书法是非常规范且美的,这么多年来大家对王羲之书法的顶礼膜拜正在于其规范性和美观,这也正是学书初级阶段所追求的。
围绕着王羲之,还发生过一次非常著名的“兰亭之辨”,这场辩论由郭沫若和高二适挑头,毛主席直接参与,从书法界跨越到历史、考古、文学界,最终引发整个文化界的参与,参与这次辩论的学者与官员的级别之高,跨越时间之长,影响之大,堪称是一场史诗级别的世纪大辩论。1965年,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论文《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认为《兰亭集序》是假的,南京市文史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称郭沫若此说为“惊心动魄之论”,认为《兰亭集序》为王羲之所作是不可更易的铁案。高二适将文章寄给了章士钊,章士钊写信将文章转呈毛泽东主席。毛泽东致信郭沫若“笔墨官司,有比无好。”此后,启功、李长路、章士钊等名家都加入了《兰亭序》真伪辩论,由此,“兰亭辩论”被文化界列为“20世纪美术三大事件之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