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马上说丨如此城市“小品”不妨再多些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09 16:34:00
本周三,众人期待的南京地铁5号线正式全线运营,不少细心的乘客们发现,在夫子庙站6号口的站厅里,有一小幅青石路面被围了起来,面积不大,却格外引人关注,原来这里展示的是在地铁修建期间,开挖出的一段南京明清时期的砖铺道路遗迹,不得不说,这个创意真挺棒的。
今天是5号线全线贯通的首个周末,文旅马上说一早在现场看到,乘地铁来夫子庙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不少人在出站后立即被这条古路遗址留住了脚步,细细观赏,有人还研究起它的前世今生。一旁的遗址说明上写道,这条古路是2021年发掘的,当时共发现了85处遗迹,包括道路、灰坑等等,还出土了173件小件文物和30多箱陶瓷。据专家考证,这些道路是宋代到明清时期南京城的东西向交通要道,当时叫“大中街”“奇望(旺)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建康路”并沿用至今,道路宽约8米,有道路中缝、锁边石和路沟,设计相当讲究。
这里并不是要考古这条道路遗址,在我看来,这样的文保形式,或许可以叫做“城市小品”,不妨再多一些,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味,有益无害。去过广州闹市商业街区北京路的人应该记得,在这条路的入口处保留了一段古道遗址,长约44米,这条遗址的发现,标志着北京路一带处于广州城的中心地位一直未变。而在古都西安,类似的城市景观一样不少。
同样作为知名古都之一的南京,把文物直接放在地铁站里展示,让历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用游客们的话来说,“没想到在南京坐个地铁,也能穿越千年”。将文保与文旅相结合,串联起南京的六朝石刻、明城墙、民国建筑,是刻在南京城市基因里的厚重与骄傲,更能将地铁打造成一座座“流动博物馆”和“城市文化长廊”,如此“城市小品”不妨再多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马祚波
拍摄/配音/剪辑 马祚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