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寻此苦旅,终抵群星!听梁丰中学6位“国一”学霸分享竞赛感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22:13:00

近日,江苏省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苏赛区一等奖获奖名单公布, 江苏省梁丰高级中学有6人获赛区一等奖(俗称“国一”),一起来听听学霸感言吧——

“当我得知我进入省队以后,我的兴奋难以言表。这是我的努力,教练的指导,家长的支持,学校的栽培的共同见证。”高三(14)班 姜泽宇说,“第一次接触竞赛的时候,一切事物我都觉得很新鲜,每当我学会一点新的内容,我都会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充实和满足。 可是,随着竞赛学习的逐渐深入,我开始遇到了一些困难,高强度的学习对我的精力和专注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些难度较高的内容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在一些瞬间我真的有过放弃的念头,不过在家长、教练,学校的帮助下,我慢慢调整了回来,认识到竞赛是不断攀登的过程,并继续投入到冲击省队的征程中。 很幸运,我成功了,但是我深知接下来的路更加坎坷,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向着更高的目标发起冲击,不负家长和学校的期望。 感谢梁丰高中化学组老师的付出,感谢校领导和班主任的支持,感谢父母的尊重、支持和理解。更感谢自己,度过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化竞三年,获得国一,得偿所愿了。” 高三(14)班周子尧说:“化学竞赛虽然消耗时间精力,但从中能学到许多知识与技能。对于心态和意志也有所锻炼。 这是一次值得的苦旅。化学竞赛结束以后,前路还很漫长,我还需继续努力。 感谢庞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我父母的全力支持与陪伴,在我的竞赛生活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帮助;感谢班主任和其他任课老师的支持,使我的课内学习有了保障,得以放心地学习竞赛。  ”

高三(14)班仝珈瑞说:  “坚定,执着,思考,沉淀,突破。难忘那个为了推机理挑灯夜战的夜晚,仍记得因为一道题目与同学和教练展开的激烈辩论,最忆出征前最后那个傍晚天边的晚霞。 一路上,有迷茫,痛苦,也有惊喜。虽然最终仍未触碰到那颗属于自己的星星,但我相信,至此之后,我拥有了仰望星空的勇气。”

“我曾于38、39届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得‘国一’奖;这要感谢我的化学竞赛教练庞晓峰老师一直以来的教导,以及班主任张文亭、校领导和我的父母对我选择这条路的支持。” 高三(14)班刘亦阳 说:“感谢化学竞赛让我们拥有了人生中第一个为之疯狂的梦想。 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学习能力、友谊、汗水远比最终的结果更重要。《长安的荔枝》中有这样一句话: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我会怀揣着这份热情重新出发,直面人生中的各种挑战! ”

“ 第三年竞赛,虽然没有发挥出的自己应有的水平,但有前一年的银牌,也无需过度焦虑。重要的是过程,其实提前学习大学本科的化学知识,在后面大学的学习中也能用得上。此外,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自我管理能力,锻炼自己谦虚谨慎的品格。” 高三(14)班王义天 说:“人生本身就有高峰和低谷,我们应该做的是胜不骄败不馁,在低谷期默默积蓄力量,专心备战高考,静静的等候下一个高峰来临。 感谢同学的友爱与陪伴,庞老师的指导与关怀,班主任和学校领导的鼎力支持,父母的策略与鼓励。”

“今年,我参加了第39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了赛区一等奖。在对大学化学知识体系的学习过程中,我体悟到了化学世界的奥秘,也熟悉了更快,更自主的学习节奏。这不仅增加了我的知识面,也锻炼了我的思维。” 高二(15)班沈清扬 说:“也很高兴在学习中交到了许多朋友,我们互相交流帮助与鼓励,这段时光将成为我们永远宝贵的回忆。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他们的指导成为了我们成长的动力。 竞赛的学习需要付出,需要努力,也包含了意外,挫折和失败。希望这些经历能成为后日的宝贵经验,寻此苦旅,终抵群星。”

据悉, 梁丰中学化学竞赛团队有 庞晓峰、陈家鑫、姚彦亦、姜瑞丰老师 ,团队分工明确,通力合作, 化学竞赛成绩硕果累累 。近5年学校培养出 省队4人,国一30多人,省一100多人 ,为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