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少年志

全国第四!南外学子斩获铜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6 18:42:00

在刚刚落幕的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人工智能组(高中组)比赛中,南京外国语学校人工智能代表队凭借过硬的技术素养与创新能力,总分位列全国高中第四,获得铜牌!

四位参赛队员:邱睿哲、邵子熙、马煜航、刘厉祺

作为世职赛首次增设的全新赛道,人工智能赛道给参赛队伍的备赛与项目研发带来不小挑战。代表队四位成员邱睿哲、邵子熙、马煜航、刘厉祺,仅用不到两周时间便完成了“灵眸慧听:大模型驱动的学生自习辅助系统”。该系统通过多模态感知融合,实现了精准的分心检测、疲劳缓解、流畅自然的学习助手语音交互等功能。

队长邵子熙主导软件开发工作,邱睿哲负责硬件平台的搭建及综合调试工作,刘厉祺、马煜航则深度参与模型优化,共同攻克技术难点。赛后,四位同学总结复盘参赛历程,为后续实践积累更多经验。

邵子熙说:“我们的项目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为背景,在不到两周时间里完成了项目研发并取得佳绩,值得肯定。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可以进一步优化赛制研判能力,针对性提升产品设计,并通过精细化分工盘活团队资源。”

邱睿哲说:“我深刻明白复杂的算法需要和具体场景下实际需求相结合,才能较好发挥其优势和作用。这次活动扩展了我的视野,也积累了大量开发完整项目的经验。通过与其它学校的切磋和学习,我也丰富了对人工智能算法应用的理解。”

刘厉祺说:“作为高中生参与人工智能实践竞赛意义非凡。我们从自己的真实需求出发,提出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人工智能的真谛是‘以人为本’,是用技术去温暖人们,帮助人们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马煜航说:“在备赛过程中,团队从模型优化、功能设计到场景应用,不断攻坚克难,力求让系统更智能、更人性化。尽管过程历经波折,但思维碰撞与团队磨合让我们学会倾听、妥协与共创,这正是创新的本质所在。”

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世界,南外紧跟时代浪潮,建成江苏省“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基地”,将机器学习、AI建模、生成式智能等前沿课程深度融入日常教学,打造“课堂—社团—竞赛—科研”一体化育人平台。此次获奖,展现了学校师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实力与潜能。

通讯员 刘飞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