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成为玫瑰,让仙人掌成为仙人掌!”这场培训,吸引全国百余融合教师观摩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5 21:42:00
课堂展示、专题讲座、读书分享沙龙……9月15日,普校融合教育学生“支持学习”新样态主题活动在金陵河西学校湖西街小学成功举办。来自全国融合教育的125名教师、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特殊教育研训员、建邺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巡回教师、金陵河西学校融合教育教研组成员齐聚一堂,共探特需儿童教育新路径。
“让所有学生接受适当的教育”
用AI漫画点燃学习激情
“爱读书的小金”“嗓门大的小于”……一幅幅用AI生成的漫画,瞬间引爆了金陵河西学校湖西街小学杨婧老师的课堂。“如果请你为老师或同学画一幅漫画,你会突出哪些特点?”五(2)班学生热烈讨论起来——幽默的数学老师、时尚的语文老师,都成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来源。
为了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互动讨论中,杨婧老师通过细节夸张、放大感受等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塑造鲜活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并将其有效运用到学生的创作实践中。
值得一提的是,为支持特需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杨老师结合学生的评估报告及偏好,采用了视觉提示、个别教学等方法。在“影子老师”的协助下,特需学生踊跃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让所有学生都在正常范围内接受所有适当的教育。”谈起课堂设计的初衷,杨婧老师表示,希望可以打破特需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被边缘化的“旧样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
如何更好支持特需儿童?
他的案例给出了温暖有力的答案
金陵河西学校湖西街小学始终坚持“关爱每一个”,从环境提升、随班就读、积极干预到特需学生“支持学习”实践,在融合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夏敬球副校长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推进措施,他强调,学校高度重视特需儿童的评估工作,在实施评估时,学校注重个性化,力求通过评估找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的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发现资源,发现孩子们的小情绪,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不断总结,形成文字,循证实践,给学生方案,给自己成长的机会。”结合具体实践,聚焦教学中的知识、方法与态度,他分享了在数学学科教学、个别训练、课后辅导、家校合作等环节的案例,呼吁广大教师采用个别化支持策略,为特殊学生提供帮助。
让每个学生都精彩!
聆听时光的故事
如何跟特需学生、家长相处?怎么让特需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活动?如何调动特需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围绕特需学生教学实践中的难题,学校四位不同年代的融合教师季涛花、程燕舞、马亚萍、王成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
结合昝飞教授的《融合教育的理想与实践》,他们纷纷讲述了自己的故事。“正如赵光华书记所说,要让爱走在教育前头,让每个学生都精彩!”沙龙环节,老师们纷纷表示,除了专业学习和准备,特需学生的差异化教学更需要爱,更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地将其纳入教学计划系统设计中。
“让玫瑰成为玫瑰,让仙人掌成为仙人掌。”建邺区特殊教育教研员周莉充分了肯定了本次活动,她强调融合教育的关键在于协同支持,更要尊重每个孩子的独特性,“我们不是把特需学生去放进普通的课堂,而应该是变化我们的普通课堂,让课堂真正接纳特需学生。”
通讯员 夏敬球 肖云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少年志编辑 夏诗怡
拍摄 张华纬
校对 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