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

男孩被拐流浪28年终与家人相认:我不是流浪汉,我有父母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08 18:16:00

“小二啊,强儿啊,真的是你吗,这28年你都在哪里啊?”9月8日上午,在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江西籍被拐儿童张飞强找到了离散28年的亲人。老父亲张和荣激动泪流满面,双手抓住孩子的双臂,口中不停地念叨。张飞强紧紧抱住情绪激动的父亲和哥哥大哭起来,仿佛这么多年在外面所经历的委屈,在这一刻都得到了完全的释放。谈到找到家人的心情后,他说:“我想证明我不是流浪汉,我有父母,我不是孤儿!”

张飞强目前生活在西安,至今清晰地记得自己属鸡,也从未忘记亲生父母和哥哥的名字。他3岁左右时,父母离异,哥哥随母亲生活,而他则跟着父亲。张飞强回忆称,在读小学一二年级时,一个陌生人的谎言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哄骗我说要带我去打工挣钱,天真的我信以为真,谁知这一走就被带到了遥远的甘肃兰州。”

到了兰州后,他才惊觉自己是被拐卖了。养父家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养家度日如年的四个月后,他选择了逃跑。他扒上一列火车到了西安,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活,靠捡破烂维生,露宿街头。18岁那年,他终于找到第一份正经工作,在一家小餐馆打杂。洗碗、看摊,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就这样熬过了五六年光阴。失业后,在昔日流浪伙伴父亲的指点下,他开始在火车站外卖矿泉水和泡面。

这些年来,张飞强始终有寻找亲生父母的念头。可被拐后,他再也没能走进校园,连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更不知道该用什么办法才能找到回家的路。十七八岁时,在朋友建议下,他做了DNA采血入库,但始终没有结果。

今年4月,他在好心人的帮助下联系到媒体,向四川公安省级团圆工作室(绵阳胡祥雨工作室)求助寻找亲人。胡祥雨工作室接到线索后,立即远程指导采集失踪被拐儿童张飞强生物样本,民警严格按照工作要求,登记当事人相关信息,录入公安部“打拐系统”。但从去年12月入库至今年5月,“打拐系统”盲比一直没有结果。

6月初,经工作室对其进行祖籍分析研判:张飞强疑似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人。随后工作室与张飞强进行了细致有效的沟通,进而了解到其父亲及兄弟的大致姓名、可能年龄等具体情况,结合DNA祖源研判和公安户籍信息查询,民警胡祥雨在铅山县河口镇柴家村找到一户疑似家庭。

7月经公安机关跨区域协作,绵阳、上饶警方分别再次采集寻亲人员血样入库比对。7月29日,经公安部“打拐系统”通报部确认,绵阳警方采集的西安人张飞强血样与上饶警方采集的江西籍张和荣、张辉平血样所检DNA符合生物学遗传关系。

在张飞强的哥哥张辉平的生活里,有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痕,那就是他的弟弟。1997年,他和弟弟跟着爷爷奶奶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河口镇柴家村生活,父母在浙江打工。他说:“那一天,弟弟和两三个同村小孩偷偷跑去县城玩,没有告诉大人。直到天黑,他们都没回来。爷爷奶奶慌了神,四处寻找无果,第二天只能去派出所报案。”

父母得知消息后,连夜从浙江赶回来,发疯似的在县城和周边寻找。张辉平也跟着大人一起到处打听,可弟弟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再也没有音讯。此后的二十多年,他们的生活仿佛蒙上了一层灰。父母报过无数次警,在网上发布寻人信息,逢人就打听有没有见过一个叫“张飞强”的男孩,可每一次,换来的都是失望的摇头。

直到2025年6月,一通来自四川绵阳的电话,彻底改变了这一切。胡祥雨告诉他,可能找到了失踪多年的弟弟,并建议尽快采血做DNA比对。那一刻,张辉平既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又害怕这只是一场空欢喜。于是,他们立刻配合警方采集了血样,寄了过去。直到2025年7月,胡祥雨再次打来电话:“DNA比对成功,你的弟弟找到了!”那一刻,全家人都哭了。28年的等待,28年的痛苦和思念,终于在这一刻得到了回应。

团聚现场,张飞强与父亲和哥哥紧紧相拥,久久不愿分开。张辉平也激动地说:“这些年我一直在寻找弟弟,非常想念他,衷心感谢大家帮助我们实现团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闫春旭

图片/视频:绵阳公安胡祥雨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