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聚场

金融+科技+产业,工行江苏分行“兴农撮合”赋能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耕耘”振兴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3 09:01:00

智能农机装备,是科技兴农的“硬核引擎”,是粮食安全的“钢铁脊梁”,更是乡村振兴最澎湃的动力源泉。 2025年10月22日,工商银行江苏省分行在镇江成功举办“兴农撮合·园区大巡礼”活动,活动聚焦智能农机装备领域,汇聚政、银、企、校多方力量,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推动江苏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金融动能与创新活力。

自2021年工商银行联合农业农村部发起“兴农撮合”活动以来,以“平台+撮合+金融”的创新模式,服务全国现代农业园、产业集群与农业强镇,惠及农业经营主体超46万个。作为农机产业大省,江苏农机装备制造基础雄厚、品牌影响力突出。工行江苏分行作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地方产业特色,推出“农机贷”、数字供应链等专项金融产品,累计投放融资规模突破300亿元。

本次活动邀请了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工商银行总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乡村振兴办公室)、镇江市政府有关领导莅临指导,以及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中粮、北大荒等涉农央企集团代表,省内外供销社、农机协会、农机装备联盟企业、“头雁”联盟“新农人”代表等共同参加。

镇江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周凯代表镇江市对出席活动的来宾表示热烈欢迎。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金融肩负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和责任。镇江市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科研端的创新突破和产业端的实践证明,更需要金融端的精准滴灌。

服务农机产业、推动智能升级、打通跨境渠道,是工行江苏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展望未来,工行江苏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李新彬提出“三个持续”行动纲领:一是资源倾斜,确保智能农机领域“量增、价优、面扩”;二是模式创新,打造“产业链金融+场景金融”双轮驱动模式;三是撮合提效,推动技术、资本与市场高效对接。

活动现场,江苏省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沈毅介绍了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并指出未来在核心技术创新、规模化应用、服务体系完善上仍需加力奋进。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分享了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和工商银行在农业领域的合作成果。江苏大学智能农机装备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徐立章现场讲解了江苏大学智慧农业装备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产业发展趋势。

在签约环节,工银泰国、工行镇江分行、江苏沃得集团及常柴股份率先完成四方合作签约,标志着智能农机“走出去”迈出关键一步;工行南京分行、常州分行和扬州分行与省内优秀农机企业签署了综合金融服务协议,进一步强化本土产业链的金融支持体系。来自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专家还详细介绍了工商银行构建的涵盖乡村全产业、全链条及全客群的涉农信贷产品体系。

工行江苏分行精心组织与会嘉宾实地考察了沃得集团总部,并与工行在非洲、中亚、东南亚等地的境外机构展开产融合作洽谈,为江苏智能农机装备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兴农撮合”专场不仅是多方协同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金融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核心引擎作用。

杨文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