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中医“治未病”显神奇!为患者号脉顺藤摸瓜揪出“定时炸弹”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3 12:08:00

“姜主任,您没给我抓过一副药、做过一次理疗,可这面锦旗我必须送 —— 是您救了我的命啊!” 近日,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中医科诊室内,患者王女士捧着绣着 “妙手仁心医精湛” 的鲜红锦旗,眼眶泛红地攥住姜强主任的手,话语里满是后怕与感激。这面 “未治病先救命” 的特殊锦旗,背后藏着一段中医靠 “望闻问切” 识破生死危机的暖心故事,更是一场生动展现中医整体观智慧的现实课堂。

一次胃肠调理,牵出“心”危机

时间回溯到五月。王女士因慢性胃炎,在家人陪伴下,慕名来到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希望借助中药调理肠胃。接诊的中医科姜强主任像往常一样,沉心静气,为她细细把脉。

然而,指端传来的搏动,让姜主任的眉头渐渐蹙起。脉象显示,王女士的肠胃确实存在问题,但更深处,却潜藏着一种更危险的信号——她的心脏功能存在异常。

“有没有心里堵得慌的感觉?”姜主任反复询问这个看似与主诉无关的问题。在他的引导下,王女士才回想起,自己平时的确偶有胸闷、呼吸不畅的情况,只因症状不重,并没有在意。但这稍纵即逝的细节,结合脉象,却在姜主任心中拉响了警报。

“我当时强烈建议他们,不要再耽搁,立刻去综合医院做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姜主任回忆道,他的语气异常郑重,让患者家属瞬间感受到了事态的严峻。

家人不敢怠慢,立即带王女士前往一家三甲综合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前降支中段管腔重度狭窄!这意味着,一颗“不定时炸弹”就藏在王女士体内,随时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万幸发现及时,王女士迅速接受了支架手术,转危为安。

姜强主任给患者复诊

中医整体观:为何能“看见”专科之外的风险?

康复后的王女士,心中充满后怕与感激,非常庆幸当时自己决定来南京丁义山专科医院找到姜强主任,没想到这次为调理肠胃来看的中医,竟然能这样“顺藤摸瓜”直接发现一枚暗藏深处的“定时炸弹”。

这一“意外发现”的关键,正源于中西医截然不同的诊断思维,也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在中医理论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各个零件的简单拼凑。”姜主任进一步解释道,“五脏六腑通过经络气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当心脏功能出现异常时,其信号未必只表现在心胸部位,可能会反映在脉象、舌苔乃至身体的其他方面。”

他进一步打了一个比方:“就像一棵树,叶子黄了,问题可能不在叶子本身,而在树根或树干。西医分科精细,消化科就看消化道,心血管科就看心脏,这非常专业和深入。但中医的诊断,更像是在整体巡视这棵‘生命之树’。通过望闻问切,尤其是脉诊,我们试图捕捉身体发出的所有细微讯号,无论它来自哪个‘科室’。”

王女士的案例正是如此。她的主诉在“肠胃”,但脉象和问诊获得的“胸闷”信息,共同将诊断的线索指向了心脏。这种跨专科的、系统性的审视,正是中医整体观的精髓所在,也是它能发现潜在关联性重大疾病的关键。

“治未病”:中医智慧的至高境界

这次成功的预警,也是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完美诠释。

“‘治未病’包含两层意思,”姜主任阐述道,“一是未病先防,在健康时就注重养生;二是既病防变,在疾病初期或潜伏期,就发现其发展趋势,防止它转向更深、更重的层面。”

在王女士这里,致命的冠心病尚在“未发作”的阶段,但中医通过体表征象,已窥见了其深藏的“病机”。姜主任所做的,正是在关键时刻,进行了一次精准的“防变”干预,阻止了可能发生的悲剧。

“作为医生,最欣慰的不是治好了多少疑难杂症,而是能帮助患者规避掉那些本可以避免的健康风险。”姜主任感慨道。谈及收到这面“未治病”的锦旗的感受,姜主任显得十分平和。他觉得这面锦旗更是对中医文化的礼赞。

通讯员 潘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