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90后宝妈忽视体检警告,半年后听力骤降!专家:突聋是耳科急症,延误治疗或致永久损伤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9 18:56:00

“我明明能听到,怎么会是突聋呢?”近日,90后宝妈石女士(化姓)带着困惑来到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就诊。原来,半年前她体检时就已被查出双耳听力下降,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但她因自我感觉听力无碍未及时治疗,如今听力问题加重,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突发性耳聋并不是大家以为的完全听不到声音,它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程度因人而异。”南京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耳科副主任、耳鸣专病门诊主任姚国志强调:一旦出现突然的听力下降、耳鸣、耳闷胀感,无论是否“完全听不见”,都应第一时间就医,切勿像石女士一样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忽视突聋诊断,90后宝妈追悔莫及

时间回到半年前,石女士所在单位组织员工体检,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她双耳听力下降,被诊断为“突发性耳聋”。然而,石女士对此并不在意,“我平时和家人、同事交流都没问题,能清楚听到别人说话,所以就没当回事。”加上家里宝宝需要时刻照顾,她便把治疗的事抛到了脑后。

然而,隐患在忽视中悄然滋长。近一个月来,石女士的家人开始抱怨,她看电视的音量越来越高。她自己也察觉到一些不对劲,“有时听不真切”。在家人的催促下,石女士来到医院就诊,结果令她懊悔不已:一侧耳朵已发展为中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另一侧更是达到重度。

“因为感觉还能听见就忽视突聋的诊断,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误区。”接诊的姚国志主任告诉她,“听力损失”分为轻度(26-40分贝)、中度(41-60分贝)、重度(61-80分贝)、极重度(>81分贝)几种程度,而不仅仅是“完全听不见”。体检时发现听力下降,被诊断为“突聋”,很可能是石女士的听力损失程度还在轻度,所以她主观上感觉“能听到”,但客观检查已经确认了听力功能的受损。

突聋是耳科急症,切勿“等等看”

对于突发性耳聋,专家的建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突聋被视为耳科的急症,治疗越早,效果越好,黄金治疗期一般是发病后72小时内。”姚国志主任表示,突发性耳聋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可能与疲劳、精神压力大、睡眠不足、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听力损失。

石女士半年前确诊时,本有机会通过及时治疗挽回听力,但因未重视,如今双耳听力已发展为中度及中重度损伤,由于延误治疗时间较长,听力恢复难度相对较大。但姚国志主任强调,患者目前处于听力下降加重的阶段,积极治疗依然意义重大,目标是通过规范治疗,尽可能改善听力状况,避免听力的进一步下降,作为患者最重要的是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最好的恢复效果。

据了解,近年来突发性耳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患者年龄逐渐年轻化,像石女士这样的年轻宝妈也不少见。姚国志主任提醒,职场人士尤其是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期熬夜和过度劳累,若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通讯员 赵钰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