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暖!锡城校园刮起“最炫敬老风”

来源: 无锡教育

2025-10-30 15:09:00

情暖金秋,爱满重阳

锡城学校精心组织重阳节活动

将尊老敬老的种子

播撒在学子心间

营造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76位逢整十寿岁的离退休教师举行“杏坛情·寿星颂”集体祝寿会。活动现场为寿星们敬献小红花并致以诚挚祝福,学生们表演了活力花球舞,全场齐唱生日歌将气氛推向高潮。

江阴市南闸实验学校的同学们来到顾山护养院,与老人们亲切交流,帮助他们整理房间、测量血压。大家还制作剪纸贺卡,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用真诚的陪伴传递温暖。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的同学们学习艾草知识,巧手制作艾草锤,与老人共缝艾草枕,品尝重阳糕,在温馨互动中传承尊老敬老的美德。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赴刘潭新村社区开展敬老月创新嘉年华活动。现场,学生志愿者带来非遗技艺展示与互动体验,以专业力量服务社区,弘扬敬老文化。

无锡惠山金桥实验学校的同学们走进护理院开展志愿服务,与老人亲切交流,为老人表演节目,并送上自制贺卡与手工作品,传递浓浓敬老情。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举办“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队课。同学们了解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在自制的贺卡上,写下对长辈的真诚祝福。

无锡经开文颐幼儿园开展重阳糕制作活动。孩子们聆听节日寓意,亲手铺米粉、加豆沙、点缀葡萄干,在满屋香气中品尝劳动成果,深刻感受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无锡市梁溪区梁新幼儿园党支部赴养老综合体开展“情暖重阳”党日活动。党员教师为老人们包制爱心馄饨,与老人们唠唠家常,用实际行动践行尊老敬老传统,展现党员服务风采。

无锡市甘露中心幼儿园的萌娃们走进月溪书院,聆听重阳故事,品尝桂花糕点与茶,亲手制作桂花书签,用稚嫩童声向长辈表达祝福,在传统文化浸润中播下孝心的种子。

无锡市新吴区隽溪幼儿园邀请社区爱好编织的奶奶们走进幼儿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编织中国结。一根根红线在指尖穿梭,串起暖暖敬老情,更系牢了文化传承的纽带。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九”为阳数(奇数)之“极”

九月初九,两“九”相重

月、日均属最大阳数

所以叫“重阳”或“重九”

自古以来,民间便有

重阳秋游、赏菊等习俗

后来,重阳节又增添了

敬老、尊老的美意

重阳节还有哪些习俗?

一起来看

重阳习俗

登高

重阳登高也与古人的祭祖活动密不可分。古时耕地资源少,通常墓地会选在山上,所以祭祖一般要登高。

金秋时节,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以心旷神怡,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之一,很多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祖墓。

敬老

重阳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

赏菊

重阳节前后,菊花盛开,民间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除了佩戴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佩茱萸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

重阳美食

饮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祝愿子女百事俱高。

吃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

重阳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醉花阴》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重阳

充满了孝亲敬老的仪式感

感念长辈付出的同时

亦是提醒自己

珍惜生活中的深情可贵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幸福、如意安康

部分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