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粮食日江苏主会场活动在无锡举行,“AI+低碳粮库”助力节粮减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6 22:10:00
扬子晚报网10月16日讯(记者 徐昇)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10月16日,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江苏主会场活动在无锡举行。
活动现场
活动现场,无锡“AI+低碳粮库”建设创新合作联盟正式成立。记者了解到,当前江苏积极践行国家有关节粮减损重要理念,大力推动绿色发展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粮食储备行业正逐步向低碳、高效、智能化的方向迈进。无锡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集聚科研界的“智囊团”、技术领域的“领头羊”、高校的“人才库”、粮食行业的“先行者”,建起创新联合体,聚焦“AI+仓储技术”“AI+仓储管理”“AI+低碳技术”“AI+应用人才”等四大核心领域,在无锡国家粮食储备库有限公司启动“AI+低碳粮库”建设创新合作项目,为全省乃至全国粮食仓储行业的智能化、低碳化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先进经验。
本次活动还见证了多项科技创新平台的集中落地。活动现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粮食储藏、现代物流、粮油加工等重点领域,在人工智能、节粮减损、质量安全、营养健康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建江苏粮食科技创新研究院,并推动挂牌成立“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分院”,携手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这不仅是一次强强联合,更是推动江苏粮食产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的重要一步。
如今,从高效收粮、科技储粮,再到储粮害虫精准防治,一系列新技术正有力守护着大国粮仓。记者在现场的绿色储粮新技术新装备展区看到,一系列创新技术正在重塑传统粮仓的面貌:粮食产后智慧烘储中心、六面主动控温系统、成品粮低温库自动收发系统等前沿技术竞相亮相。“你看,粮仓大门上方装有保温密闭制冷装备,用于外门与挡粮门之间的空气制冷;墙壁下端是智能通风装备,温度超标时自动启动;四面墙壁分布着低温水冷均温装备,由保温板、制冷管及200多个测温点组成,让粮堆始终保持恒温。”中粮科工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杨亮介绍,这是中粮科工无锡仓储物流院研发的“六面主动控温”技术,代表了目前绿色储粮行业的领先水平。它可成功实现整仓粮食温度控制在15℃以下的低温保管,能让粮食处于最佳储存环境,有效抑制虫霉滋生。
绿色储粮新技术新装备展区
作为东部经济大省和粮食主产区,江苏始终把粮食安全摆在突出位置,不仅端牢8500万人饭碗,还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延川表示,近年来,全省将粮食节约行动纳入粮食安全整体布局,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江苏特色的实践经验。在生产环节,大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2024年全省小麦机收损失率0.8%,低于全国1%标准。在流通环节,积极改善储粮条件,现代型仓容覆盖率达90%以上,低温准低温仓容量全国第一,政策性粮食储存综合损耗率0.53%,远低于全国1%标准。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