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熟人“内部价”装修?另有玄机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12 20:03:00

因所谓“内部价”,“熟人”来寻求帮助,原本应帮对方(业主)打造梦想家园的设计师,却将装修款疯狂挥霍——一边在游戏平台“氪金”充值,一边在彩票站做着“暴富”梦,最终锒铛入狱。

号称优惠“有渠道”,伪造订单敛财

2024年5月,无锡韩女士的新房进入木作装修阶段,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原在知名家居店工作的小邢与陈某。

当月底,韩女士与小邢签订11.5万元全屋定制合同,并当日支付了3万余元定金。过了几日,邢、陈向韩女士透露二人已从知名家具店离职的消息,但因熟人介绍,再加上装修事务繁忙无心顾及,韩女士也并未深究。

“他说认识工厂老板,能拿到低价实木台面、名牌台盆,还给我看聊天记录。”韩女士回忆,陈某多次主动展示与供应商的对话,诱骗她微信转账购买“特价材料”,但实际从未下单。更狡猾的是,他还会利用行业惯例制造假象:向卫浴店老板索要销售清单“装样子”。

据老板表示,她和陈某成交过几笔单子,前几次生意都没问题,当天陈某确实在微信上选了一款水槽,并要求开具销售清单——这本是装修行业的常规操作,业主看到盖着公章的报价单自然更加放心。但蹊跷的是,这次陈某拿到清单后却迟迟不下单,每当老板催促,他总是以“还没到安装阶段”搪塞,直到东窗事发。

报价暗藏“阴阳账”,合伙人惨被坑

2024年7月,陈某联系做岩板的孔师傅为业主小梁的新房提供贴岩板服务。在与孔师傅约定3.1万元总价后,陈某提出要向客户多收5000元作为“好处费”,转身却向小梁谎报总价仅为2万元。在小梁按陈某要求向孔师傅转账1万元预付款后,孔师傅当即按约定将“好处费”转给陈某。

然而,工程启动后,陈某始终以各种理由推脱支付后续款项,“钱在老婆那里”“要取理财产品”等借口层出不穷,工人拿不到工资愤然停工,新房装修成了烂尾工程。

直到10月,当孔师傅和小梁直接对接核账时,才震惊地发现,陈某向双方报价中间存在巨大差距。更可气的是,他收了回扣后完全撒手不管,任由业主新房变成“半拉子工程”。眼看新房装修陷入停滞,小梁只得自认倒霉,不得不再次掏兜将钱补齐给孔师傅,才让工程得以继续。

为了牟利,陈某不仅欺骗客户,还把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合伙人小邢身上。2023年底,陈某入职某家居公司并结识了同事小邢。几个月后,二人相继离职,约定合伙搞木作设计,陈某负责设计,小邢负责客源,盈亏平分。

然而陈某却将合伙人当作“提款机”:2024年6月,在韩女士按合同约定支付给小邢7.1万元后,陈某以购买五金、板材等理由,向小邢索要1万余元,事后却以“订单取消”为由从厂家套现,全部投入彩票。7月至8月间,陈某又多次巧立名目向小邢套取资金,直至9月携款失联。为保住商业信誉,小邢不得不自掏腰包完成工程,最终为陈某“背了锅”。

检察机关的“破局术”,三招厘清罪责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后,检察机关敏锐发现三大关键症结:是否存在更多隐而未报的被害人?陈某翻供否认非法占有目的如何破解?刑民交叉的款项如何精准界定?

为破解这些难题,检察机关及时向公安机关发出补充侦查提纲继续引导侦查工作,要求针对诈骗数额认定存疑的问题开展“三查三核”,包括查装修材料订购记录,核实项目实际完成情况;查业务承接名义,核实合伙关系性质;查类似事由报警记录,核实潜在被害人。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检察官以陈某的收款账户交易明细为突破口,调取十余家供应商证言构建完整证据链。通过资金流向与采购行为双轨审查,发现陈某每次收到预付款后立即向游戏平台和彩票站点进行大额转账,而非用于采购装修材料。这形成了认定非法占有目的的关键证据,为案件定性提供坚实支撑。

通过对案件各环节的细致梳理及联席会议讨论,检察官认定陈某虚构用途从合伙人处支取资金拒不返还、挪用定金的行为构成侵占,将该部分5万余元从诈骗数额中剥离,对其“低报价”以促成合同并收取提成的行为认定属于民事欺诈而非刑事犯罪。

三步连环出击,直击要害,将精心伪装的诈骗迷局层层击穿,最终锁定无可辩驳的铁证。

经检察机关审查查明,陈某于2024年3月至9月间,利用其木作设计师的身份,虚构可以提供低价的家具、电器及装修材料、服务等事实,从4名被害人处骗得预付货款共计人民币11万余元,全部用于游戏充值、购买彩票等消费。

2025年5月9日,无锡市滨湖区检察院以陈某涉嫌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当地法院近日以诈骗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三年五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通讯员 袁佳蕾 冯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建波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