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无锡

送别许倬云先生

来源: 无锡发布

2025-08-05 14:59:00

8月4日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去世

享年95岁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曾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先后被聘为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夏威夷大学讲座教授、杜克大学讲座教授、匹兹堡大学历史系退休名誉教授等职。

许倬云被认为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史学大家之一。其学术代表作有“古代中国三部曲”(《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另有“中国文化三部曲”(《万古江河》《说中国》《中国文化的精神》)等大众史学著作数十种。其作品《万古江河》获得第三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 。

2004年荣获亚洲学会特别贡献奖、2020年获第四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终身成就奖、2023年获颁“2022-2023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大奖” ,2024年获得唐奖第六届汉学奖。

许倬云与无锡

无锡是许倬云的家乡

他在访谈节目中

常常会提及无锡

也时常撰文回忆家乡的风土人情

曾坦言 “无锡是我可以交托一切

放下一切的地方”

他还多次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发布

关于无锡的视频

并表示“无锡是个特别的地方”

“怀念故乡的美食油面筋”

他一生行动不便

却从未屈服于这个世界

他用清醒的文字和通透的话语

留下了关于历史和生活的无限启示

1930年,许倬云出生于江南世族大家。他曾这样回忆无锡的老宅:“我们家在无锡的宅子……名‘既翕堂’,即兄弟和洽之意。‘既翕堂’的前门叫东河头巷,后门叫小河上,现在叫崇宁路,门牌是崇宁路7号。”

抗战时期的许氏四兄弟

许家的几个孩子都卓有成就。许倬云的孪生弟弟许翼云学习化工专业,后来成为台北大学化工系教授;他的长姐许留芬学经济,是台北商专的会统科主任,也是著名华人歌手王力宏的奶奶。

王力宏与舅公许倬云先生

许倬云成长的年代烽烟弥漫,家国罹难,他不得不和家人一道,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许倬云对无锡的记忆始于童年的桑葚,那紫红的果实代表了他最深的家乡味道。

战争结束,他进入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从高一随班听讲。这段时期,他不仅受到了老师的教导,还与同学建立了深厚友谊,这段经历被他视为学术生涯的起点。许倬云曾表示,“我对辅仁中学的老师一辈子感激。”他说,“当时学校组织了一个‘小班’,由九位功课最好的同学,加上我这个各科程度不齐的新生,在下课后彼此帮忙,一起自修”“那几年我学习得很快乐”。

许倬云将家乡视为亲情的载体,江南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让他感到温暖和归属感。即便在他定居美国后,仍多次返回无锡,参加家族聚会,与老同学相聚。

2022年,在无锡举行的第三届江南文脉论坛上,许倬云以视频的形式,发表题为《我的家乡在江南》的主旨演讲。

许倬云说,无锡出了钱穆、钱锺书这样的大家,东林书院的风骨也留下来了,讲究“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读书人要关怀天下事,这是江南的世俗,也是长期传留下来的传统。”

晚年时期,许倬云多次表示希望归葬家乡无锡与父母同眠:“坟地买好了,碑也刻了……父母走时吩咐过,我对他们有承诺。”

当被问及人生最重要的遗憾时,许倬云沉重地说道:“但悲不见九州同。”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中历练成长,许倬云的内心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与无尽热爱。

对青年一代来说

许倬云如同一位温暖的智者

他录制的“想对年轻人说的话”

火爆网络

被称为“精神导师”

“惊涛骇浪是人生不免

第一,不要慌张

第二,不要放弃

最要紧的是扎实自己”

这是对青年的殷殷嘱托

也是对未来的智慧传承

斯人已逝

一起送别许老!

来源:无锡博报、澎湃新闻、學人Scholar、长安街知事、半谷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