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禅寺派出所:“三微警务”做好百姓“金乡邻”
来源: 平安无锡
2025-08-05 14:55:00
在无锡老城区南门头上
旖旎秀丽的运河之畔
一个有着76年历史的派出所
静静地守护着南长街这张
“尽江南、最无锡”的城市名片
它就是梁溪公安分局南禅寺派出所
去年以来,南禅寺派出所全力深化“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将景区作为落实“派出所主防”的重要阵地,深耕“枫桥式”旅游警务、打造新时代“平安景区”,在“微”字上做文章、“精”字上下功夫,创新基层融治新模式,不断推动“人在景中游、警在身边守、平安促发展”的愿景落地落实。
“没想到案子这么快就破了,你们太高效了!”朝阳菜场负责人激动地说道。今年年初,菜场内频繁发生电动自行车头盔、雨披、菜品被盗案件,金额虽不大,但影响群众安全感和市场经营秩序。南禅寺派出所立即联动“红枫义警”党员先锋护卫队,一边在买菜高峰期开展攻坚巡防,一边向菜场内商户、保安、买菜群众征集线索,很快便抓获了2名盗窃嫌疑人。
组建“红枫义警”党员先锋护卫队是南禅寺派出所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警企联动的一项创新举措。派出所创建“锡城红警 运河卫士”党建品牌,主动加强与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沟通会商,探索实践“组织联建促聚合、平安联创促稳定、服务联动促满意、内涵联拓促活力”的“四联四促”党建工作法,拉动组建“医线联盟”“守未花开”“红枫义警”等多支党员先锋护卫队,将组织体系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化组织优势为治理优势。
“辖区人口众多,既要想方设法关爱好,也要尽心尽力服务好。”南禅寺派出所副所长周昊说道。南禅寺派出所还积极推动社区党建阵地建设,在谈渡桥、塘南社区打造红色健身步道、红色演播室、廉洁文化园、宣誓广场、网格支部驿站等红色打卡地,积极助力承接公益创投,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残疾人之家、青少年工作站等,充分挖掘身边见义勇为、帮扶群众、志愿服务等“热源”,全面弘扬社会正能量,不断夯实党建引领城市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
南禅寺派出所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积极拓展警地联动“朋友圈”,组建专业化、多元化、立体化群防群治队伍,不断推进基层治理创新。
“你们给我评评理,这明显说话不算数呀!”前不久,家住塘南新村的徐老先生找到了派出所,说由于老新村构造问题,邻居进出必须经过其家门口过道,难免影响自己日常生活,而前任邻居与其协议每月予以一定经济补偿,可自从现任邻居吴女士入住后,该约定便不被承认。社区民警唐宁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双方当事人以及社区“三老”,耐心组织多次调解,最终双方约定一次性经济补偿、安装更换防盗门等协议,成功化解了纠纷。
老旧居民区易产生噪音扰民、装修改造、物业管理、拆迁信访等各类矛盾纠纷,南禅寺派出所以社区警务室为中心,建立健全纵向分级的“三级调解”机制,充分吸纳“三老”成员(老党员、老干部、老邻居)以及司法、综治、信访办、法援律师等部门人员,今年以来,派出所累计调解邻里矛盾30余起,化解率98%以上,矛盾纠纷数量同比下降42%。
“李奶奶,有困难记得随时打电话!”派出所社区民警唐宁把自己的手机号码存进了李奶奶的手机。独居多年的李奶奶已有92岁高龄,唐宁带着网格员主动上门,连续多年坚持为老人跑腿买菜、倒垃圾,予以生活上的关心帮助。
民生所向,幸福所在。南禅寺派出所坚持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集中精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南长街景区是无锡老城厢文商旅一体化融合的开放式景区代表,古屋老宅、桥梁小巷众多,本地居民与游客混居。派出所深化打造“警景联动”品牌,建成景区“1355”融合治理体系,即成立一个景区警务工作站,优化联席会议、联合执法、协商服务三项机制,完善与政、景、城、街、商五方联动,落实安全保卫、消防监管、应急救援、风险管控和服务保障五项任务,将“单兵作战”变为“攥指成拳”。
今年3月,南禅寺派出所收到这样一面“有趣”的锦旗,上面写着“专业无可挑剔,帅得不留余地”。原来,几天前,外地来锡的於女士在景区游玩时不慎丢失手机,当天值班的派出所民警单汇明立即通过调查监控、联动景区等方式展开查找,不到3小时便成功找回了手机,於女士特地返锡赠送锦旗表示感谢。
急民所急,挺膺担当跑出破案“加速度”。旅游旺季游客大量涌入,辖区寻人找物、旅游纠纷、街头路面侵财等“小微”警情案件占据了多数。南禅寺派出所秉持“小案不小视”理念,延伸拓展“警网快融、小案快破、失联快找、服务快办”的“四快”工作机制,在一件件烟火小事中为群众排忧解难。
与此同时,南禅寺派出所主动融入“全域旅游”布局,不断拓展“旅游警务”外延,在景区升级打造“古运河平安驿站”暨见义勇为景区工作站,定期举办“砺警讲堂”“平安打卡”等警民互动项目,推动打造“民警就是导游、队伍就是风景、管理就是服务、执法就是守护”的旅游警务新模式。
文字 | 谈寒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