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昆曲古琴共奏,2025昆山巴城·重阳曲会隆重开幕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30 11:06:00

经典昆曲唱段与古琴名曲碰撞,让观众在曲韵悠扬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魅力。10月29日晚,“昆曲小镇 大雅巴城”2025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在亭林园昆曲博物馆古戏台前正式开幕。

文脉传续,昆韵流芳。从顾阿瑛筑玉山草堂、淬炼昆山腔,到魏良辅精研音律、打磨水磨腔,再到梁辰鱼创作《浣纱记》、奠定昆剧格局,六百年来,昆曲在巴城这片土地上弦歌不绝。

昆山市副市长、巴城镇党委书记朱叶华在开幕式上表示,昆山犹如一把精美的折扇,一面是连续21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经济实力,一面是底蕴深厚的文化图景,已连续7年举办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现了戏曲艺术守正创新的优秀成果和戏曲人才奋发有为的蓬勃风貌。近年来,巴城始终致力于昆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巴城重阳曲会历经十一载,已经成为连接古今、融汇雅俗的文化平台。未来,巴城还将围绕保护传承、创新融合、人才培育,持续深化昆曲小镇建设,为昆曲艺术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2025昆山巴城·重阳曲会开幕式启动仪式

本届重阳曲会开幕式精彩纷呈,名家与新秀同台辉映。荣获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称号及“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奖的石牌中心小学“小梅花”昆曲艺术团,以昆剧课本剧《后羿射日》惊艳开场;湖南省昆剧团演绎的《渔家乐・藏舟》选段,展现出专业院团的艺术底蕴;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俞玖林带来的《玉簪记·琴挑》【懒画眉】,婉转动人;最令人瞩目的是,昆曲泰斗蔡正仁先生携弟子、昆山当代昆剧院一级演员张争耀共同献演《邯郸梦·三醉》【红绣鞋】,两代艺术家同台,生动展现了昆曲艺术的代际传承。随后举行的“七弦雅韵”名家古琴音乐会,让昆曲的水磨腔与古琴的清微淡远在亭林园的秋夜中完美交融。

湖南省昆剧团演绎昆曲《渔家乐・藏舟》选段

参加演出的小昆班学员孙珑瑄是昆山石牌中心小学一名六年级的学生,她告诉记者,自己从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昆曲,“我是自己主动要学习昆曲的,爸爸妈妈也都很支持我”。对于六年的练功生涯,她坦言,“过程很苦,但我和小伙伴都会互相鼓励坚持下来。”谈起今晚的表演感想,她笑着说“做妆造需要勒头会很晕,但是当聚光灯打在脸上时瞬间就不晕了,只感觉到自己在绽放光彩。”

石牌小学小昆班部分学员合影

著名文化史学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郑培凯对这群石牌中心小学的小演员们表示赞赏,“我觉得这些小学生表演得非常精彩,功底都很不错。”同时,他称昆曲的推广能够深入小学,是一件极具意义的事。“小孩子一旦接触到昆曲这样的艺术,我相信对他们的一辈子都会受益匪浅。”

据悉,本届曲会将持续至11月底,涵盖雅集、展演与展览等多种形式。除了经典剧目演出与曲友和唱外,还有俞玖林工作室折子戏精粹、《牡丹亭》专场演唱会、倪小舟竹刻音竹展演以及小昆班展演等精彩活动轮番登场,让市民与游客在“转角遇见戏”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艺术与现代城市的交融共生。此外,“非遗匠心·昆曲进校园”系列活动将走进香港城市大学,深化两地青年的文化交流与情感联结。

曲友观看演出时,举起手机拍摄留念

自2015年创办以来,重阳曲会已走过十一载春秋。巴城连续24年精心培育“小昆班”,累计培育“小梅花”10余朵、培训学员近万名;昆曲名家工作室相继入驻,小梅花艺术剧院、戏曲百戏博物馆、昆曲学社等地标性场馆陆续建成,共同构筑起活力迸发的“昆曲文化集群”;“小梅花”艺术团六度亮相“恭王府非遗演出季”,参与港澳学生文艺展演,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让昆曲清音响彻世界。

见习记者 赵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於苏云

视频 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