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体发展”,打造全域协同城乡融合典范——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苏州吴中实践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9 22:29:00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2023年以来,苏州吴中区紧扣江苏省“乡村振兴决策部署”和苏州市“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组团式开展乡村建设”要求,创新构建东太湖、澄湖(甪直)、金庭、吴中胥江、福香(苏作)五大乡村振兴片区,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一体发展”为核心,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探索出一条具有江南特色的城乡融合现代化路径。截至2025年2月,五大片区覆盖10个镇(街道)、99个行政村,规划总面积约630平方公里,200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83.5%。
激发动能:以制度规划和产业发展提振片区发展活力
顶层设计是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的 “总蓝图”,产业是片区发展的“引擎”。苏州吴中区通过制度规划明确方向、差异化产业布局激活潜力,为片区发展注入持续活力。
一是健全制度设计,构建一体化推进机制。
吴中区通过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规划协同,创新要素保障,实现片区发展协同推进。搭建工作网络,形成由农业农村局牵头抓总、区级各相关部门联动协作的工作格局,借助区领导挂钩、跨镇域片区联席会议、“每月一调度”项目跟踪等机制,带动解决多维资源整合问题。编制出台五大片区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吴中区五大乡村振兴片区发展实施意见》等,以片区发展“五大协同”为主要方向,从支农投入、用地保障、人才支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多维度夯实一体化发展基础。
二是推动产业融合,激活片区发展动能。
吴中区立足片区资源禀赋,通过差异化定位、精品线路串联与多元业态融合,构建各美其美的协同发展格局。突出区域特色,构建景美、味美、岛美、城美、物美“五区五美”发展格局,通过搭建专业化平台,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资源要素集聚与高效利用。推动全域联动,以成熟点位为支点,串联域内生态、文化、农业等优势资源,通过统一片区视觉标识系统、开通沿线节点短途接驳班车、推出跨节点联票及优惠套餐等措施,推动“点上出彩”向“线上成景”、“全域繁荣”升级。实现协同发展,修订完善《吴中区文体旅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依靠项目承载农业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多元功能,通过存量项目提档升级与新增项目建设,推动农文旅要素集聚,探索乡村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新实践。
筑牢基石:以环境保护与有效治理夯实片区发展根基
可持续发展是片区化改革的长远保障,吴中区通过生态保护守住自然本底、创新治理提升运转效率,为片区发展筑牢绿色与治理根基。
一是筑牢生态底色,推进片区环境协同。
吴中区坚持将生态保护作为片区发展的基础性前提,在生态保护修复、人居环境提升、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守护。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统筹推进水域生态治理、城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系统推进片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出台《吴中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评价优化方案》、《吴中区2024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长效管护工作方案(试行))》,构建部门联合检查机制;鼓励行政村以劳务合作社、志愿者等形式自主开展人居环境管护运营,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降本增效。大力推进绿色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优化片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布局,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培育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品牌,建立健全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育保护体系,推动农业向其他产业类型延伸,充分挖掘生态可能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二是创新区域治理,提升城乡治理效能。
完善跨区域协同治理、多元协同治理,推广数字化治理。通过机制优化与工具创新,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提升片区整体治理效能,探索建立工作商会、问题处理协同机制,跨镇域片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明确分管领导及牵头部门,形成会商会办机制,推动治理资源共享、问题共解。激活乡村内生动力,通过网格治理、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等方式,探索构建政府、社会、村民“共建共享”的多元参与治理模式。数字化推动治理联动,利用智慧农村、数字乡村等信息化平台;推广“善治临湖”“老黄牛数字牛桥”“星级银行”“云村界路”等数字化与积分制治理成功经验,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彰显成果:以强村富民共享片区改革红利
富民兴村成效是片区化发展成果的重要检验标准。吴中区通过增收渠道的拓宽与公共服务的优化,实现“强村”与“富民”的统一。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出台《吴中区农村集体存量资产更新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给予持续性补助,鼓励镇村联合、村村抱团和委托经营等联合发展模式,支持项目联建、跨区域收购项目载体等模式,多措并举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与集体存量资产,在项目审批、规划、建设、招商等环节,抢抓项目机遇。推动村民就业创业增收,紧抓农村电商、直播培训等数字化机遇,发展新业态,推动城乡生产消费对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关注农民素质提高,强化培训管理,引导更新发展理念。推送服务共享,合理匹配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建立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共享机制,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支持片区内联合举办文体、展销、培训等活动,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通过“规划一体、产业融合、生态优良、治理创新、富民共享”的实践探索,吴中区正以片区化改革为纽带,以系统思维回答乡村全面振兴难题的时代课题,勾勒江南水乡城乡融合的现代化图景,书写新时代“千万工程”在苏州的生动答卷。
中共苏州市吴中区委党校 徐梓瑜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