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五峰山下的暖心约定!5元素馅馄饨十年不涨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4 20:30:00
“阿姨,来一碗馄饨!上山前垫垫肚子!”午后两点,苏州五峰山脚下的小街上烟火气正浓。李阿姨经营的馄饨店虽不起眼,店里却飘出阵阵诱人香气,三桌登山客围坐桌前,享用着刚出锅的热乎馄饨。这家开了十年的小店,早已成为登山人心中不可或缺的“驿站”,而一碗分量十足的素馅馄饨,十年间始终保持着5元的售价。
![]()
5元一份的素馅馄饨
成本里的“实在账”:自家种菜+邻里约定压低成本
“一碗12个馄饨,5元一份,要尝尝吗?”李阿姨一边擦桌子,一边和记者唠起家常。年近70的她表示,自己退休后闲不住,见每天登山的人不少,却难找到方便吃热食的地方,便萌生了开馄饨店的想法,“不为赚多少钱,就想给大家留个歇脚地,让登山前后的人能吃上口热乎的。”
记者点单后不久,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便端上了桌。12个馄饨里是饱满的青菜馅,浸在清亮的汤中,搭配当天随机供应的木耳、茭白等素菜浇头,口感清爽不腻,性价比十足。
李阿姨透露,馄饨馅里的青菜都是田里自己种的,“每天摘新鲜的,洗净剁碎拌馅,既新鲜又省去采购成本,能节约不少开支。”记者走访周边菜市场了解到,馄饨皮每斤3元,李阿姨的店铺每碗12个馄饨,再加上食用油、调味料、店铺水电及房租等费用,利润空间已所剩无几。
“十年前就是这个价,周末人多的时候一天能卖百八十碗,平时也就二三十碗。”李阿姨笑着说,店铺未雇员工,家人一起经营,节省了人工开支。更暖心的是,这条街上近十家经营馄饨的店铺,有个不成文的约定:统一定价5元。“大家都是街坊邻居,就约定好这个价格,不哄抬物价,让大家都能吃个实惠。”
李阿姨告诉记者,平时客人少的时候,周边店铺老板会去附近工厂打零工,“对我们来说,开店更像周末的‘主业’,平时则靠打零工补贴,既方便了登山客,自己也能多份事做。”
![]()
顾客在吃馄饨
食客眼里的“温情味”:从本地熟客到外国友人纷纷点赞
这份“不赚钱的坚持”,让五峰山下的这条小街成为登山客心中的“暖心据点”,也让沿街小店收获了无数青睐。正在用餐的孙先生是店铺老熟客,他坦言,如今景区周边小吃普遍涨价,唯独这里价格依旧亲民:“5块钱不仅能吃饱,还能感受到实在的善意。”
“我们经常来这边爬山,每次上山前吃碗馄饨攒力气,下山后再来一碗解乏,阿姨家的馄饨就是我们爬山的‘动力’!”孙先生回忆,有一次他们下山较晚,给李阿姨发了消息后,她特意等候到天黑,这份暖心举动让他十分感动:“就像在山里遇到了家人一样。”
除了本地及国内游客,小店的温暖还吸引了外国友人。此前几位英国游客爬山时,被馄饨香气吸引进店尝试,品尝后连连竖起大拇指。尽管语言不通,他们临走时还用生涩的中文说着“老好吃!老好吃了”。“你看,一碗馄饨还能连起这么远的缘分。”李阿姨提及此事时,脸上满是欣慰。
![]()
李阿姨在煮馄饨
十年坚守的“初心”:只要身体好,就一直卖下去
傍晚五点,夕阳西下,五峰山上的游客陆续下山。李阿姨送走最后一波客人后开始收拾店铺:清洗用过的碗筷、存放剩余的馄饨馅、拿出第二天要用的面粉,提前和好,“明天早上起来就能直接擀皮,省点时间。”
“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容易,能让他们在登山后,花少点钱吃口热乎的,我也开心。”李阿姨一边揉面一边坚定地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这5元一碗的素馅馄饨就会一直卖下去,“能让大家感受到这份温暖,我就觉得值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汉仑
视频 孙汉仑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