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 苏州

地铁里的“七夕雅集”,打造公共空间的“治理新样本”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30 11:32:00

8月29日,七夕夜的苏州南门地铁站,飘着唐风蹴鞠的轻响、诗词飞花令的吟诵,还有情侣协作完成任务的笑声……这个原本只是交通枢纽的空间,因一场“七盼今夕,夕望朝夕”主题活动,变成了连接传统与现代、传递温情与文化的“城市客厅”。苏州市姑苏区沧浪街道团工委、妇联、文化站联合竹辉社区、苏州地铁4号线南门区域,为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社区治理写下了生动的“姑苏注脚”。

博物馆里的雅趣走进生活

投壶区的箭矢“叮”地入壶,引来围观市民的喝彩;诗词飞花令环节,千年情感共鸣在现代语境里重启;唐风蹴鞠不再是古籍里的记载,市民踢着球就能抽取“婚姻美满”“健康平安”的好运签——这些原本停留在博物馆里的传统民俗,通过“可参与、可互动”的设计,变成了市民触手可及的生活体验。

“没想到投壶这么有意思,像穿越到了古代的文人雅集!”刚完成投壶的竹辉社区居民陈女士举着箭矢笑,她身边的男友正盯着“唐风蹴鞠”的好运签,准备大展身手。活动在保留文化内核的基础上,用现代设计激活传统:投壶的箭矢做了防滑处理,飞花令的主题紧扣“爱”“月”等现代情感共鸣点,唐风蹴鞠结合了祈福功能……

地铁空间成了“城市会客厅”

“我们一起完成了‘默契问答’,拿到了开心麻花的演出门票!”情侣小李和小张举着门票,脸上的笑容比灯光还亮。专为情侣设计的“七夕CP挑战赛”,让爱情在协作中升温;“苏苏说媒•非诚勿扰专场”里,单身青年通过“破冰游戏”打破尴尬,专业红娘的引导让现场氛围轻松又温馨;“花间絮语”花艺体验现场,年轻人们亲手制作七夕花束,执笔写下浪漫卡片,互诉情谊;“心动盲盒”“脱单便利店”前,市民排着队,把写有心愿的纸条放进盲盒,期待着“转角遇到爱”。

地铁是“城市的毛细血管”,连接着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在这里搭建社交场景,精准击中了现代都市人的需求。“没想到地铁里能有这么温暖的活动,感觉城市更有温度了。”市民陈小姐说。

“这是一次‘空间赋能’的尝试,”沧浪街道团工委书记潘娜说,“我们想把公共空间变成‘连接人的纽带’,让文化、社交、服务在这里融合,让市民感受到‘家的温暖’。”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更让基层治理“精细化”:街道统筹资源,社区贴近居民,企业提供空间,三方协同让“服务更精准”、“治理更有效”。

未来,沧浪街道还将继续探索“传统+现代”的文化活动,让更多公共空间变成“有温度的客厅”。

通讯员  徐晓晴、卞冬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