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净”行时!用“绣花功夫”打磨城市文明底色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30 11:17:00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更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从“站着看”到“动手干”,从“各扫门前雪”到“共护一条街”,在苏州市相城区,“文明实践 净美城市”行动正从一项倡议,变为一场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下午2点,在黄埭镇中心街区,商户佳佳趁着生意间隙,拿起清洁工具把店门口打扫得干干净净。“随手打扫一下,不费什么功夫。门口清爽,客人看着舒服,生意也自然更好。”她笑着说。
当前,相城区聚焦“门前三包”政策落地见效,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多方合力,推动商户主动担当、社区积极联动,共同为城市“颜值”与“气质”加分,切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为让商户从“门前一寸地”入手,将责任化为自觉,黄埭镇中心街区工作人员深入沿街商户开展入户宣传和文明倡议,向商户逐户发放清洁工具包,形成商区主动、街区协同的卫生管理格局。1531户商户在“商户自治+街区指导”的新模式下,成了城市治理的“合伙人”。
同样,在太平街道,街道综安办工作人员与商户们结成了环境整治的“搭档”。执法队员们耐心讲解“门前三包”的责任范围,手把手指导清理杂物、规整物品。商户也积极响应——早上开门先擦玻璃,闲暇时候随手打扫门前卫生,主动将乱停放的电动车挪到指定区域,曾经的“各扫门前雪”变成了“共护一条街”。
开了十多年小吃店的老板,曾经觉得门口堆点东西“不碍事”,如今看着锃亮的玻璃门和整洁的店前区域,笑得合不拢嘴:“收拾干净了,顾客愿意多站一会儿,回头客都多了!”这些变化也被顾客看在眼里:“街面整洁有序,进来吃饭也更有胃口。”“门前三包”正成为商户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意经”与“幸福账”。
城市洁净不是独角戏,而是携手奏出的交响曲。6月以来,相城区持续推进环境秩序薄弱区域专项整治和市容环境大扫除行动,将每月第四周的周五定为“洁净家园日”,广泛动员物业企业、党员志愿者、沿街商户和小区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越来越多的居民以主人翁姿态成为城市的“美容师”和“守护者”。
相城高新区(元和街道)香城花园二区内,10余名文明实践志愿者聚焦小区中庭、绿化带等重点区域,分头清理小区中庭杂物,清扫绿化带、步道等区域的落叶杂草、零星垃圾,集中清运小区废旧家具等大件垃圾,合力提升小区环境卫生,共绘“净美相城”美丽画卷。当前,社区还常态化运行文明实践积分兑换机制,居民参与楼道清洁、卫生整治等活动即可累积积分,用于兑换生活用品,形成了“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性循环,推动社区基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在金澄社区,工作人员带头清理墙上的“牛皮癣”和废弃杂物,居民们见状也纷纷加入,有的拿来自家的清洁工具擦拭楼梯扶手,有的主动搬起了楼道里的旧家具。孩子们也不甘示弱,跟着大人捡拾散落的纸屑,小小的身影在楼栋间穿梭,成了最鲜活的“文明宣传员”。
“以前楼道堆得满满当当,走路都得侧着身,现在清爽多了,看着心里就舒坦!”刘好婆边清扫边说。曾经拥挤杂乱的楼道,如今变得畅通明亮,成了传递邻里温情的“文明通道”。
在望亭镇,一场由党员干部、志愿者、居民参与的“全民大扫除”行动也如火如荼。党员干部带头清理绿化带散落垃圾,志愿者队伍深入村道整治乱堆放,居民组建楼道清扫队,城管规范非机动车停放秩序,物业集中粉刷老旧墙面、补种绿化带……从沿街绿化到街巷楼道,一双双勤劳的手、一张张热情的脸,共同绘就了望亭镇“全民参与、全域提升”的动人画卷。
净美相城正生长于每一次清扫、每一回擦拭、每一句笑语中。接下来,相城区将汇聚各方力量,用“绣花功夫”打磨城市文明底色,以精细化管理水平织密全民参与、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城市治理网络,让居民真切感受到环境之变、文明之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梅方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