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千年文物续文脉! 宁镇四地检察文旅携手,成立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4 15:25:00
扬子晚报网10月24日(通讯员 朱玲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南朝陵墓石刻是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距今1500年左右,其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对于研究南朝政治史、经济史、建筑史、艺术史有着重要的价值。丹阳作为齐梁帝王故里,为进一步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格局,10月23日上午,丹阳市检察院牵头,南京市栖霞区、江宁区、镇江丹阳市、句容市检察、文旅部门联合成立的“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启动仪式在丹阳市检察院举行。八家单位负责同志,镇江及丹阳两级人大常委会、镇江市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负责同志,“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活动。
![]()
现场
![]()
现场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位于丹阳市开发区三城巷的南朝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齐明帝萧鸾兴安陵石刻、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现场对石刻保护提出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随后,与会人员来到丹阳市检察院,参加南朝石刻保护座谈会,现场观看展示宁镇两市四地29处石刻历史风貌的《石语石愿——南朝陵墓千年石刻寻访记》专题片。
![]()
现场
![]()
现场
![]()
现场
活动期间,丹阳市检察院负责同志介绍了成立“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的初衷,提出了工作设想。八家单位联合会签了《关于建立南朝陵墓石刻公益保护联盟协作机制的意见》,标志着保护联盟正式成立。“益心为公”志愿者代表围绕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和联盟运行机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联盟成员单位负责同志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吸收、运用好各位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强化协同治理,全面提升南朝陵墓石刻文物安全防护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南朝陵墓石刻保护宁镇协同立法工作,宁镇两地人大正在共同开展调研论证。听取大家的发言后,丹阳市人大常委会赵立群主任表示,检察机关在镇江、南京人大关于南朝石刻的协同立法工作中做了很大贡献,要持续发挥好人大代表面广量大、扎根基层一线的优势,以及检察机关专业能力强、工作认真细致的优势,加大人大与检察的协作力度。对于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解决好“如何保护”的问题。要加大镇江、南京两地交流协作,借鉴南京地区关于南朝石刻保护的经验,着力解决现实难题。二是加大“如何开发”的思考。进一步提高南朝石刻文物的受众面。三是注重“如何挖掘”的探索。南朝石刻既有漫长的历史,也有璀璨的文化,要加大文化价值的挖掘力度。四是加强协作交流。加大跨区域协作,互相学习借鉴,以系统化思维做实南朝石刻保护。
镇江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王宏表示,联盟成立的时间节点非常好,镇江、南京两地南朝陵墓石刻保护条例即将陆续出台;联盟成立先行一步,为今后两地政府推动南朝石刻公益保护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八家单位针对南朝石刻保护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条例起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做标杆、做表率。加大人大与检察的协同力度,在协同、保护、利用展示等方面开好头、出成效。二是强协作、扩影响。检察机关要持续加大对南朝文化的学习了解,以便于更好地进行公益保护,文旅部门要持续创新展示渠道、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协力提升联盟的作用和影响力。
接下来,保护联盟将充分运用好跨区域案件协同处置、信息资源共享、会商研讨、议事行动、协同宣传五大机制,强化检察监督与行政监管协同配合,共同破解南朝陵墓石刻文物保护难题,推动历史文脉更好传承!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