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微信“好友”变成了“官方客服”,屏幕共享后没了1万余元

来源: 平安常州

2025-10-18 11:10:00

常州市

反诈骗周报

/2025年 第41期/

常州市反诈中心统计

本周(10月8日至10月15日)

我市警方接报

电信网络诈骗警情

同比下降24.9%

环比上升26.7%

发案类型

高发案件情况


案件解析

案例:

10月11日,市民陈女士报警称:以前添加的一家美容店的微信号突然给她打来电话,对方自称是微信官方客服,告知她的“百万保障服务”处于开通状态,若不及时关闭,每月会自动扣除2000元费用。陈女士心中生疑,但对方解释称,该微信号此前确实用于美容店经营,如今已停用并转交微信官方使用,这番说辞让她暂时放松了警惕。随后,陈女士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关闭了手机的免密支付功能。可没过多久,对方又表示“保障服务仍无法关闭”,需要转接人工服务处理。很快,另一个自称抖音客服来电,对方同样以“协助关闭服务”为由,让陈女士下载了一款小众聊天APP。进入APP后,陈女士按要求开启了屏幕共享功能,接着在对方的引导下打开手机银行,输入密码完成“免密支付关闭操作”。对方确认“服务已成功关闭”后,便挂断了电话。然而,电话刚挂,陈女士就发现银行卡被莫名扣款1万余元,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诈骗,立即报警求助。

手段分析

骗子通过不法渠道获取微信号后,广撒网拨打诈骗电话,并以“官方回收账号使用”为借口消除受害人疑虑,接着以“关闭百万保障服务免扣费”为核心话术,诱导受害人下载APP并开启屏幕共享,引导受害人打开手机银行APP操作,继而获取银行卡支付密码,将受害人的钱款转走,达到诈骗的目的。

警方提示

凡是接到电话(含社交软件语音来电)称“关闭服务免扣费”的都是诈骗。不要盲从下载聊天/会议软件并共享屏幕。请市民仔细甄别所谓的“官方身份”,若不慎被骗,请立即报警。

建议您在各大官方应用商城搜索“国家反诈中心”APP并下载注册,开启全方位防骗预警。“国家反诈中心”APP是由公安部刑事侦查局组织开发的国家级反诈、防骗、预警系统,具备诈骗举报、诈骗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还有丰富的防诈骗知识。通过学习里面的知识可以有效避免各种网络诈骗的发生,提高每个用户的防骗能力,还可以随时向平台举报各种诈骗信息,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同时对于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可疑支付账户,可疑IP/网址,可疑QQ、微信号均可在“国家反诈中心”APP这款软件中查询验证是否为“涉诈”账号。

(常州市反诈骗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