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减负”超2.5亿元!海安物流降本增效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10-17 16:27:00

龙门吊有序作业

运输车来回穿梭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海安物流基地内

一片繁忙景象

今年1—9月

海安物流基地

货物到发总量突破186万吨

10月14日13时30分

一列满载家具 家纺 普通化工品

等品类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

从海安物流基地缓缓驶出

开往上海芦潮港

据江苏铁联物流有限公司

总经理王卫国介绍

“截至9月底 海安海铁联运班列

累计开行638列 29400车”

8月恢复开行宁波港班列后

更是创下单月海铁联运开行量的历史新高

累计开行97列 4300车

班列不仅实现加密

也告别了往年的“假期模式”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8天

我们开行海铁联运班列14列 共595车

实现假期运输‘不停摆’”

王卫国表示

物流畅通

关键要让企业“运得起 运得稳”

在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叉车正将锦纶切片装入集装箱

准备运往海安物流基地

谈及运输方式变化带来的实惠

公司商务部工作人员王富萍

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如果我们公司所有货物均采用

海铁联运的方式

相较于公路运输

每箱可节省运费200元左右

公司全年可降低物流成本125万元”

除了“看得见”的降本

还有“看不见”的节约

王富萍介绍

“我们可以将货物提前运到

物流基地免费存放

大大减轻了工厂的仓储压力”

近日 一艘载有100个集装箱

近3000吨小麦的货轮

从海安凤山港启航 驶往厦门

这批货物的货主——

南通中鼎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总经理傅承志坦言

“选择‘散改集’多式联运

既是为了环保 更是为了降本

采用集装箱运输后

每箱成本降低约600元

全年可节省物流成本约60万元”

货物“一箱直达”

物流降本增效

今年 凤山码头集装箱吞吐量57526标箱

较去年同期增长29.7%

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约3000万元

江苏省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数据显示

今年以来 通过优化运输方式

引进供应链金融服务

配套专门政策等多项举措

园区各平台已累计

助力实体企业控降物流成本

超2.5亿元

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今年以来,谈及经济,许多人感受到的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安商贸物流产业园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今年园区各平台已累计助力企业控降物流成本超2.5亿元;9月以来,海铁联运班列增开14列,其中仅9月24日单日提箱数达到243箱,创历史新高。

这些数字如平静湖面上投下的石子,激荡起层层涟漪。这条在复杂多变环境中逆势上扬的曲线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经济的“毛细血管”正在焕发活力。物流是经济的“晴雨表”。海安铁路物流基地的“流动风景”中,折射出区域微观活力的逐步恢复。货物在流动,机器在运转,订单在交付——企业正从“静下来”转向“动起来”,其中,“多式联运”模式发挥了关键作用,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强的物流选择,正成为企业降本增效、提升竞争力的“生存共识”。

它意味着政策的“组合拳”正在落地显效。海铁联运班列的“加长加密”,并非偶然。它既是市场自发选择的结果,也离不开地方政府与铁路部门协同发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降本增效,正在转化为一套套有针对性的政策“服务包”,为实体经济“通脉活血”。

它意味着经济的“信号灯”正愈发明亮。经济运行,说到底,信心比黄金更珍贵。一列列满载货物的班列,驶入的是站台,注入的则是市场的期待。这份信心,既有市场主体自强不息的“内驱力”,亦有国家战略的持续“牵引力”。它启示我们,面对宏观挑战,与其被动承压,不如主动创新,以苦练内功、精准服务,来扭转预期,赢得未来。

前方的挑战依然不少,但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全力“拼经济”,必须不断增强穿越周期、抵御风险的底气与能力,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蔡 诚)

▎融媒体记者:蔡 诚 许小健 管文雯 梅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