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盐城教师国庆7天骑行近千公里到北京:圆一场升旗梦,没遇上堵车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10 18:20:00

10月7号凌晨两点半,北京天安门广场还沉浸在浓墨般的夜色里,10°C的低温裹着寒风往衣领里钻,盐城市康居路初级中学政治老师吕先生手里紧紧攥着小国旗,他站在排队的人群中,目光不时抬眼望向升旗台的方向。这个攥紧的动作,像极了在过去的7天里,他紧握山地车车把的模样——从江苏盐城一路骑行到北京,近千公里的路途上,雨水打湿过骑行服,山地车爆过胎,腿部酸痛到几乎抬不起来,也曾有过放弃的念头,但是他不仅坚持了下来,还打趣道:“我骑自行车没遇到过堵车。”


“9月3日看阅兵仪式,电视屏幕里的画面让人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的提问,吕老师道出了骑行的缘由。作为盐城一所初中的政治教师,他对“家国”有着天然的敏感。而2019年骑行川藏线的2000多公里的经历,让他冒出一个大胆的念头:“不如骑车去北京,亲眼看看国旗升起的样子。”没有专门骑行训练,全靠日常运动保持体能,不带复杂装备,唯有雨衣、修车工具、充电宝——9月30日下午一点,盐城的风掠过耳畔,吕老师跨上山地车,朝着北方坚定出发。


这场旅途,处处是“意外考验”。山东境内的山路像“翻不完的浪”,连续爬坡骑行让他的双腿酸得像灌了铅,停下来揉腿时,连风里都带着疲惫;7天里4场雨,到了天津段,12°C的低温让薄薄的雨衣竟成了“救命外套”,既防雨又防风;最狼狈的是在山东蒙阴县,车胎突然爆了,他只能蹲在路边,冒雨自己动手补胎……那几天,他日均骑行100公里,最高一天更是骑行了200多公里。沿着江苏盐城—滨海县—山东临沂—蒙阴县—淄博—滨州—天津—北京的路线,咬着牙往前赶。


但风雨之中,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在山东一场瓢泼大雨里,中石油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冲出来朝他喊:“快进来躲躲!”一句话让暖意瞬间涌上心头。吕老师告诉记者,起初家人坚决反对他独自骑行赴京,“路途遥远,又没人照应,妈妈特别担心”。于是,他索性边骑行边开直播,既能随时跟妈妈报平安,也让孤单的旅途多了几分热闹。因为直播手机耗电快得惊人,沿途小饭馆的老板总是笑着说:“到这里充,没事,不急!”这些陌生人的善意,像路灯一样,一点点照亮了他的独行路。


10月6号吕老师人在天津,早上7点起床,打开窗户刺骨的寒风扑面而来,他带着衣服本就很单薄,加上连日骑行的极度疲惫,一个念头突然冒出来:“要不然就放弃吧,直接回盐城。”几经挣扎,最后他还是咬了咬牙——绝不能半途而废。当天上午十点,他再次跨上山地车,朝着北京的方向继续前行。当晚9点多钟,当故宫的红墙出现在视野里,吕老师突然红了眼眶,积压了7天的疲劳感,仿佛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为了不错过升旗,也为了找到最好的观看位置,他仅仅休整了三四个小时,10月7日凌晨两点半,就穿着单薄的外套赶到天安门广场排队。当三军仪仗队的正步声从远处传来,当国歌响起、五星红旗缓缓向上升起时,他的眼泪再也忍不住——那是950公里风雨兼程的释放,是心心念念“亲眼见证“的激动,更是身为中国人的骄傲。


读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时,他想到了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和人民英雄的奋斗史,自己骑行的7天所受的这点辛苦与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站在碑前,吕老师百感交集,那一刻他突然懂得,如今的和平与强大,从不是凭空而来,而是无数无名英雄,用比这艰难百倍的“坚持”换回来的。10月7日下午5点多,吕老师带着这份深刻的感悟乘高铁返程,陪伴他的山地车则通过中铁快运托运,车身上还沾着沿途的风雨,也载着满是感动与骄傲的幸福记忆。


从盐城讲台到北京升旗台,近千公里的距离,他用一场风雨兼程的骑行,给学生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原来所有震撼人心的“抵达”,都始于一次勇敢的“出发”,所有刻在心里的“信念”,都藏在每一步不肯放弃的“坚持”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珉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