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潮起黄海 绿动大丰:“向海图强”构建全球滨海发展新标杆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30 17:43:00

暑热渐隐,秋意初萌。黄海之滨的盐城市大丰区,海风掠过成片的光伏板与风电叶片,折射出绿色发展的亮色。这里正以“3456”产业体系为骨架,以绿色低碳为脉络,书写着滨海地区“向海图强”的生动答卷,为全球滨海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产业升级:构建向海发展的“四梁八柱”

盐城市大丰区立足滨海资源禀赋,打造了层次分明、协同发展的“3456”产业体系,其中工业领域的“345”体系成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

四大战略新兴产业正加速崛起,成为大丰向海图强的“新增长极”。新能源及装备产业以风电装备、晶硅光伏为核心,2024年规上开票额达1338亿,稳坐大丰区第一大产业宝座。

作为中国最大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大丰在风电领域的实力尤为亮眼——“这设备居然能扛住17级台风?”在盐城大丰金风科技临港工厂车间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向工作人员反复确认极端天气抗性。当一组组数据接连呈现,惊叹更不断升级:该工厂目前可年产240台套6MW及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可年产风电机组1200台,工厂配置智能翻转工装,通过智能制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与标准化水平,该工厂还是中国风电出海的重要“桥头堡”,85%的产品用于出口,销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更构建起覆盖总装、叶片、塔筒的全产业链,带动16家配套企业集聚,产品出口24国,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全球交付的完整闭环。“原来盐城不仅藏着驱动绿色发展的‘动力心脏’,更握着一条强劲的绿色产业链!”

在光伏领域,正泰新能源作为浙江正泰的子公司,不仅拿下德国(TÜV莱茵权威认证),成为全球光伏行业首家零碳工厂,其(1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更入选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为产业树立绿色标杆。钱潮森威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是国际冷锻组织(ICFG)的第一家中国企业会员,冷温热精锻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居国内领先地位。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则展现出强劲爆发力,2025年1-7月同比增幅高达80.5%,规上企业达39家,拥有13个省级以上研发中心、12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五大传统产业通过绿色转型焕发新生。联鑫钢铁褪去“高耗能”标签,积极推进光伏供电、CCUS项目及氢冶炼技术研发;博汇造纸建成省级绿色工厂,能耗与排放水平领跑行业;海聆梦纺织绿电占比达53%,正全力冲刺省级零碳工厂,产品远销欧美市场。

而在细分领域,大丰的金属表面处理产业占据全国1/3市场份额,丰东热技术稳居行业龙头:海工装备领域的挪世航力、驷博电气等企业,则延续着当地海洋产业的传统优势。

三大未来产业布局前沿赛道,氢能、合成生物、新型储能加速起势。以海洋生物为核心的合成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青岛明月子公司江苏明月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海藻提取物、保健品等产品,彰显了“向海取宝”的产业智慧。

绿色实践:描绘滨海发展的生态底色

从企业车间到产业园区,大丰区正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发展的每一个细节,构建起全链条的生态发展模式。

在大丰,企业层面的绿色改造如火如荼。作为省重点项目的正泰新能源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与联鑫钢铁等企业在厂区布局光伏、风电设施,搭建微电网系统,大幅提升绿电使用比例。博汇造纸通过中水回用、余热回收等技术,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中水回用技术让水资源在企业内部多次流转,减少新鲜水取用;余热回收技术将生产余热转化为可用能源,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零碳工厂建设更是大丰绿色转型的一大亮点。依据《江苏省零碳(近零碳)工厂建设指南(试行)》,企业需在自主减排基础上,通过绿电、绿证等方式实现碳排放量100%抵消。目前,部分纺织企业已启动零碳工厂申报流程,成为大丰企业绿色转型的生动缩影。

园区与能源领域,大丰的创新突破同样不断。当地正积极推进零碳园区申报,打造内部微电网实现绿电循环利用。针对企业出海面临的绿电认可难题,主推绿电直连模式,打造绿电专变——围海变、丹桂变,确保绿电来源可溯、去向可查。德国莱茵、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等第三方机构的认证背书,更让大丰的绿色发展成果获得国际认可,进一步提升其在全球绿色发展领域的影响力。

政策护航:筑牢产业发展的服务基石

大丰的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离不开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高效优质的企业服务。2022年,大丰区成立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独立实体化运行,统筹推进全区企业服务工作;设立盐城市工信系统唯一的产业创新和人才科,专门负责人才引进与创新驱动,为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活水”。

奖补政策的叠加发力,更让企业的绿色转型之路走得更稳。区级层面自2020年起便实施专项奖补,其中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最高可获100万元支持,对获评省级绿色工厂、省级绿色园区的主体,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奖励;2023年出台的市级政策进一步加码,节能改造项目奖补上限提升至500万元(按节能量比例核算),对获评能效领跑者奖励50万元,对碳排放达标企业奖励30万元。根据2025年8月发布的《盐城市大丰区零碳试点奖补政策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国家级零碳园区通过试点认定及验收后,累计可获最高200万元奖励(试点、验收阶段各最高100万元)。

如今的大丰,韩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落户,本土企业竞相冲刺零碳目标,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力,政策红利与市场活力充分释放。这片滨海热土用实践证明,向海发展既能拥抱经济增长,更能守护生态底色,为新时代滨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大丰答案”。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珉

校对   朱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