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基因编辑“点亮”荧光金鱼 “游”出如皋乡村产业致富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5 17:24:00

扬子晚报网讯(记者 吴佳笑 通讯员 蔡梦玉 )一池荧光闪烁的金鱼翩跹游动,鳞片如液态宝石般熠熠生辉,这并非科幻电影中的画面,而是南通如皋市东陈镇瑞蝶生物科技养殖基地中的真实场景。随着“皋蝶·遇禧”系列荧光金鱼正式入池培育,基因编辑技术孕育出的“发光”金鱼迈入规模化量产阶段,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全新的科技活力。

发光金鱼

如皋金鱼养殖历史可追溯至明末清初,经过4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长三角地区知名的观赏鱼养殖产业带,培育出20多个知名品种。然而,传统金鱼养殖因长期近亲繁殖,面临数量下降、种质退化的挑战。2022年,福州大学何小镇博士团队与当地养殖能手施伯林合作,共同成立南通瑞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启一场金鱼养殖的“基因革命”。

团队聚焦荧光金鱼的培育,依托基因编辑技术与传统繁育工艺,历经三年攻关,筛选出20余个金鱼内源基因调控元件,最终获得高效表达元件,使基因表达效率提升至88.2%,遗传稳定性达到62.5%。他们成功培育出肉眼可见绿色荧光效果的第二代荧光金鱼,并实现第三代批量繁殖。这标志着我国观赏鱼基因编辑技术正式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金鱼也从“观赏品”升级为“科技艺术品”。

与此同时,团队通过转基因与多倍体诱导技术,成功培育出具有繁殖能力的四倍体金鱼。何小镇博士介绍:“实验数据显示,基因改良金鱼在215天内累计产卵42次、数量达数万粒,远超传统品种,且在抗病性和色泽稳定性方面表现优异。”目前,企业已建成20个实验池,年产观赏鱼规模突破2000万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团队还积极联动高校与科研机构,推进金鱼基因库构建和分子设计育种等课题,并依托地方人才政策,吸引一批青年人才返乡发展。

金鱼养殖池 

荧光金鱼的量产为如皋东陈镇带来链式发展机遇。企业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当地百余户村民参与养殖。“现在养一池荧光金鱼的利润是普通品种的两倍,而且有企业保底收购,收入确实提高了。”东陈镇汤湾村养殖户老葛告诉记者。随着金鱼养殖规模扩大,不少外出务工村民陆续返乡,参与承包养殖或进场帮工,年轻人也借助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家门口”就业,兼顾家庭与收入。

“金鱼养殖产业不仅改变了汤湾村的面貌,也将为农文旅发展带来新契机。”汤湾村党总支书记汪正荣表示,村民通过金鱼养殖实现多元增收,村里新修了公路,整治了塘河水系,如今家家户户门前池水清澈、鱼影摇曳,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东陈镇镇长魏巍透露,当地计划以荧光金鱼为核心,构建全产业链“金鱼经济带”:深入挖掘古运盐河金鱼文化,开发“5+X”主题文创产品,推动非遗与现代设计融合;拓展养殖基地的观光与研学功能,依托25亩基地与150平方米实验室,打造集基因研究、繁育、科普于一体的特色基地,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

从基因靶点突破到乡村产业振兴,荧光金鱼成为科技赋能农业的生动范例。正如东陈镇党委书记李智所言:“乡村振兴需要更多这样的‘发光体’——既能照亮水面,也能点亮农民的钱袋子。”这尾游动着科技光芒的金鱼,正从如皋游向世界,开启养殖产业的全新未来。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