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与时间赛跑!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奔巴岛深夜施救 成功救治高龄穿孔患者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9-22 19:32:00

扬子晚报网9月20日讯(通讯员 刘慧玲 侯建文 记者 孙锐)9月18日傍晚,夕阳的余晖刚刚褪去,位于桑给巴尔奔巴岛的阿卜杜拉姆才医院逐渐沉入静谧的夜。然而,对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新抵奔巴岛工作的队员来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紧急救治,才刚刚开始。

第35期中国(江苏)援桑给巴尔医疗队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9名队员40多个小时前刚抵达奔巴岛,时差还未倒顺,行李尚未整理完毕,一场生命的考验便已悄然降临。当地时间19时,此时北京时间已来到了零点,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医疗队驻地的宁静。一位当地医生紧急求助:一名高龄患者突发剧烈腹痛,情况危急,请求中国医生即刻会诊。

病情就是命令!没有丝毫犹豫,普外科朱双九副主任医师立即赶赴外科病房。患者是一位由下级医院转诊而来的高龄长者,腹痛已持续4天,面容痛苦,生命体征不稳定。在询问病史、体格检查、阅读CT影像后,朱双九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与清晰的诊断思维,很快将目标锁定在“消化道穿孔”这一急腹症上。这是一起外科急症,若延误治疗,极易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为证实判断,朱双九为患者施行了诊断性腹腔穿刺。结果不出所料:穿刺液为脓性混浊液体。诊断明确——消化道穿孔,需要尽快进行急诊手术!

没有片刻耽搁,新老两届医疗队队长,火速协调手术室、麻醉科,准备手术物资。当晚9时30分,此时已是北京时间的凌晨2时30分,无影灯亮起,手术正式开始。在条件相对简陋的手术室里,朱双九沉着冷静,主导手术进程。两位非洲医生担任助手,三人紧密配合,协同作战。

术中探查发现,患者胃窦前壁有一处穿孔,胃肠液已渗入腹腔。朱双九凭借娴熟的技术与稳定的手法,精准地进行穿孔修补,继而实施彻底的腹腔冲洗,并放置引流管。整个手术操作精准高效,从切皮到缝合结束,仅用时约40分钟,就以最小创伤成功化解了危机。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被安全送回病房继续监护治疗。

这场深夜急救,是中国援外医生高超技艺的体现,手术过程中,中国医生一边操作,一边向两位非洲同仁讲解技术要点和应急处理思路,将一台急诊手术变成了一堂生动的临床教学课。“中国医生,很棒!合作,很好!”手术结束后,当地医生伸出大拇指,用简单的英语表达他们的赞赏与感谢。

此次救治,是第35批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抵达奔巴岛后开展的第一例手术。在陌生的环境里,面对疾病的挑战、语言的障碍、资源的限制,中国医生们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精湛的医术、无私的奉献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守护着非洲人民的健康,书写着中非友谊的感人篇章。

校对 潘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