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在沪签约!上海紫竹高新区海安高新区

来源: 海安发布

2025-09-09 15:38:00

同心织锦绣,携手向未来。9月9日,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合作签约仪式在沪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副主任李有平,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彤,上海市闵行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紫竹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强,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沈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奚立峰,上海市闵行区副区长、紫竹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贤,上海紫竹高新区(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夏光,南通市政府党组成员、秘书长丁锋等领导及嘉宾出席活动。海安市委书记谭真主持活动。海安市委副书记、市长赵男男,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杨江华,市委常委、副市长夏卫军等领导参加活动。

上海紫竹高新区是上海市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高地,也是全国唯一以民营经济为主体运作的国家级高新区,集聚了微软、英特尔等众多世界500强研发中心和国内知名科技企业。海安高新区作为海安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综合实力位居江苏省省级高新区第一方阵,是长江以北首个工业开票超千亿的省级高新区。此次双方合作,创新性构建了“校地合作+产创融合+孵投联动”的“双高”(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该模式围绕“双基”(基地+基金)、“双化”(孵化+转化)、“双向”(紫竹、海安)三大维度推进。这既是上海紫竹高新区首次与省级高新区开展的跨区域协同探索,也是首次采用孵化、投资、产业化全链条式的双向合作模式。

李有平表示,一直以来,火炬中心高度重视国家高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全方位鼓励国家高新区积极参与东西协作、南北互动跨区域合作交流,大力支持国家高新区发挥基础优势推动园区结对共建见行见效。他说,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同为长三角区域的高新区,产业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希望双方加强优势互补,根据自身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形成互利双赢的新格局;加强资源共享,在产业创新、要素共享和制度创新上深化合作,聚焦高端装备、新能源与智能电网、新材料等赛道,共建“飞地实验室”“异地孵化器”,实行“上海研发、海安转化”双向飞地机制;加强路径探索,在切实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相互衔接、要素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总结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张彤在致辞中介绍了南通及海安的发展情况。她表示,此次签约合作既是沪通两地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也是协同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南通将全力支持海安高新区与紫竹高新区战略合作,在共享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中,携手发展新质生产力、共创美好未来。

吴强表示,闵行与南通同属长三角核心,在多领域有合作基础与优势;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理念相近、路径相依,科创产业合作空间广阔。此次签约是长三角高新区 “构建创新共同体、促进科产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将为双方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增强发展能级,注入全新动力与坚实支撑。他希望与南通携手,以“平台共建、产业共链、生态共享”推动两区合作,深化多领域高层次交流,促进两地发展再上新台阶。

杨江华代表海安高新区以“茉莉花开长三角”“陌上花开香满园”“向阳花开紫海路”三幅图景进行了园区全面推介。入驻协同孵化中心项目代表和海安市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

活动现场,上海紫竹高新区与海安高新区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海安高新区科创园与上海紫竹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了海安(紫竹)协同孵化中心和紫竹(海安)产业转化基地运行2项具体合作协议,共同构成“1+2”合作协议体系。

活动中,双方共同为海安(紫竹)协同孵化中心和紫竹(海安)产业转化基地揭牌,并联合发布了海安紫竹股权投资基金,将重点联动上海交大概念验证中心技术转化平台,为半导体、商业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了上海紫竹高新区宣传片。活动开始前,参会嘉宾还参观了上海紫竹高新区展厅及紫竹孵化器。

▎融媒体记者:魏钦翠 王 崔 陆建宇

▎编 辑:王春香

▎校 对:王春香 周瑞萌

▎责 编:缪 凡 蔡 诚

▎审 核:杨 鹏

▎声 明:凡“海安发布”原创稿件,转载或引用请注明来源及原作者!部分素材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