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长说档·档案中的抗战记忆⑥︱烽火书报立抗战脊梁
来源: 江苏档案
2025-09-09 12:48:00
编者按:历史长河奔涌向前,珍贵的档案文献如同一个个时光胶囊,封存着中华民族不容忘却的集体记忆。今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江苏各级档案馆馆长化身为讲述者,借助AI技术的创新力量,还原尘封在档案卷宗里的鲜活历史场景;以深情的话语,解锁泛黄纸页间镌刻的民族抗争精神密码;让烽火岁月中激荡的勇气与信念,跨越时空与大家对话。此刻,让我们一同开启“档案说”,聆听历史的回响,感悟精神的传承。
在南通市档案馆珍藏着这样一份珍贵档案——1944年《江潮报》刊载的图表《反攻要靠共产党》。这份诞生于抗战烽火中的特殊档案,不仅是一组数据,更是一把刺向敌人的锋利“匕首”。
南通市档案馆副馆长程建丽介绍,这张图表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人们:到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承担了全国大部分抗日作战任务。仅1944年上半年,就收复国土5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400万。更令人震撼的是,八路军、新四军在七年抗战中,共作战91500次,毙俘日伪军111万人。
其实,这份档案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它是由中共苏中三地委机关报《江潮报》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印制出版的。在日伪军的层层封锁下,编辑们白天隐蔽,夜间工作。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用简陋的油印机,印出了这份影响深远的抗战宣言。
这份报纸的影响力远超想象。它不仅激励了根据地军民,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942年12月,报社将《江潮报》1期至60期的合订本,通过地下党交通站,送到了苏联在上海所办的中文《时代》杂志社,后经杂志社辗转送往莫斯科,作为献给斯大林62岁寿辰礼品。1943年,这份富有特色的抗战小报走向国际,宋庆龄将《江潮报》带到国外参加“万国新闻报纸博览会”,收获了外国友人的一致好评,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张抗日烽火中的报纸。
日伪军对这份“红报”恨之入骨。他们先是想用银元高价收购销毁,后来又伪造假报企图混淆视听。但老百姓一眼就能认出真假,因为《江潮报》记录的是减租减息、雅周战斗这样的真实抗战故事。
今天,这份珍贵的档案静静地躺在南通市档案馆里。它见证了那段烽火岁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了胜利。这就是档案的力量,它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精神的传承。
本期内容来源:江苏省档案馆、交汇点新闻联合出品
为党管档
为国守史
为民服务
江苏档案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