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警务暖人心,镇江四牌楼派出所绘就平安画卷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0 17:05:00
案件景
扬子晚报网8月20日讯(通讯员 王威 戴逸辰 记者 姜天圣)“枫”从邻里起,“桥”通家门口。近年来,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四牌楼派出所,锚定“平安社区源于警民共建,依靠群众承于代代相传”,深耕“家门口警务”,坚持把警务室安在居民心坎上,把平安哨设在百姓家门口,绘出了一幅以“家门”为卷、“枫桥”为笔的平安画卷。
主楼
党建引领,筑牢“家门口”的红色堡垒
近年来,四牌楼派出所不断擦亮“家门口警务”党建品牌,以党建引领强基铸魂,让忠诚信仰在服务群众的实践中闪光。
京苗
以小小警务室为圆心,有机整合了“国家禁毒示范点”“反诈超市宣传点”“矛盾纠纷化解点”“社区警校安防点”“老村长警民联系点”“江东大妈伴你行”六个重点项目,精心构筑“家门口”的平安综合体,让优质警务服务成为抬脚就到、推门可见的日常。
警媒融合
尤为可贵的是,“江东大妈”——这支从巷口里弄走出的“家门口”守护队,在派出所的培育下,从热心的“张阿姨、李奶奶”,成长为警务团队的坚实力量,被《人民公安报》誉为镇江版的朝阳群众。她们智擒惯偷、暗查传销,不仅被搬上舞台,全省巡演,更有一位优秀代表,郝云郝阿姨在派出所的推荐下,70高龄之际,举起右拳,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党建和业务相融合,在家门口孕育出了更多的“平安新芽”,“护校安园”京盾书记项目为孩子们筑牢平安堤,“警媒融合”护企直通快车开进厂区车间,“京苗”关爱少年工程呵护未来成长,《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直播间重点关注、宣传报道。
社区警校
共治共享,激发“家门口”的邻里能量
“学反诈、兑积分、换商品”,2021年,该所在全省首创“反诈超市”,让居民出门遛弯的同时,在家门口享受平安福利。
“线上直播”“游园会”“反诈大舞台”“市集音乐会”……形式新颖的活动,把反诈知识送到广场边、公园里、家门口。《剧本杀说反诈》短剧更是被国家反诈中心推广宣传。
反诈讲堂
警银携手,在金融网点筑起“警银反诈街区共建联盟”。三年来,精准反诈劝阻36起,电诈发案率年平均下降21%,帮助群众挽损450万余元。
每一个“家门口”的榜样,都是一面飘扬的旗帜。被辖区群众亲切称呼为“老村长”的革命烈属张军,扎根江一社区25年,身影常在楼栋间穿梭,声音常在调解室里响起,他用一生的热忱在社区书写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篇章,先后获评“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个人”“江苏省模范退役军人”,所在社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
安全街区2.0
每一个“家门口”的团队,都是一座堡垒。在先锋引领下,“两网警务” “平安扣”“邻里守望”“江东大妈”……一代代四牌楼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传承作风挑重担,真心实意惠民生”的铮铮誓言,先后涌现出江苏省最美辅警、江苏省最美警属、镇江市最美警察、镇江市优秀人民警察等一批先进典型。他们的红色故事,珍藏在《寻找记忆中的四牌楼》这本书中,并获评镇江市主题党日活动评比一等奖。
省模范退役军人
铁军担当,守护“家门口”岁月静好
四牌楼派出所始终绷紧“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建队伍”这根弦,在全面履职尽责上奋勇争先。全域快反、专班牵引同频共振,年度盗抢骗、黄赌毒等民生类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35%,让群众感受到“家门口”实实在在的平安。
江东大妈
狠抓自身建设,坚决落实从严管党治警“一岗双责”,在全市公安系统首创“双组联动 警辅同廉”管理机制,不仅释放出强大的警辅协同战斗力,更在群众眼皮底下,树立起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家门口”公安铁军形象。江苏省“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江苏省文明单位”“全省公安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公安厅集体二等功”,每一块奖牌,都镌刻着他们对“守护家门”的忠诚与奉献。
面向未来,四牌楼派出所将继续扎根在烟火升腾的巷陌里,不断擦亮“家门口警务”金字招牌,让新时代的“枫桥经验”,在柴米油盐的日常中持续焕发勃勃生机!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