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为新生“点睛”,为产业“对焦”,南师大中北学院产教融合培育眼视光新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0 11:59:00

扬子晚报网8月20日讯(通讯员 贾成俊 记者 万凌云 姜天圣)金秋送爽,新学期启幕,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将迎来2025年新生。其中,生命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以党建为引擎,深耕眼视光领域产教融合的实践,为新生勾勒出清晰的成长坐标。

现场


现场

一串数字,一份“新生见面礼”

新学期伊始,该院向眼视光学专业新生及家长递上“硬核成绩单”:眼视光学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三期项目;斩获全国医学技术类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技能大赛银奖;承办汇聚357名顶尖选手的全国验光与配镜职业技能竞赛决赛;眼视光专业连续三年就业率100%。

更暖心的是,1000多副眼镜在校内志愿服务点免费清洗维修,300多位丹阳市民领到适配老花镜。这些数字,像精准镜片,将校园与“中国眼镜之都”丹阳紧密“对焦”。

现场


现场

党旗插在产业链上,激活产教融合

2024年10月,该院党总支与江苏鸿晨集团党支部签约,以“党建共建”赋能丹阳眼镜及视光学产业链。创新推出“党员活动日+”模式:共戴党徽、同温誓词,对话工匠精神,让党旗在产业链上飘扬。抗美援朝老党员的热血寄语、鸿晨工匠的初心分享,将红色基因注入专业信仰。

2025年,双方在儿童与青少年近视管理学术大会上深化党建联动,还联合承办全国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技能大赛,该院学子凭实力斩获银奖,实现党建与专业发展“双融双促”。

现场


现场

从课堂到创业,全周期培育生态成型

2025年4月,该院与江苏鸿晨集团联合设立“鸿晨眼健康奖学金”及百万创业基金,构建“学业-就业-创业”全链条培育体系。学子既能学前沿知识,又能深度参与产业实践,实现课堂与产业前沿无缝对接。

志愿服务“接地气”,专业温暖传万家

师生党员化身“光明使者”,把服务送到家门口:为养老院老人建立170余份专属眼健康档案;走进中小学开展5场近视防控宣讲;校内服务岗全年为师生清洗眼镜、更换鼻托超千次;新年发起“把EYE带回家”活动,为学子父母赠老花镜,联动工会关爱教师家属,让专业孝心暖人心。

现场


现场

千里实践路,思政课在行走中生根

2025年7月,“不忘来路,始知归处”实践队奔赴云南祥云县。14天里,眼视光学子在海拔2000米的中学开设科普课堂,带孩子做眼球模型;与彝族、白族同胞共跳左脚舞,感悟民族共生;在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扎根。

绘就产业链蓝图,迈向更广阔“视”界

产教融合再拓新局:该院正策划眼视光教师与思政辅导员领衔的横向课题,聚焦产业痛点;联合丹阳镜都文旅,将眼镜文化、视光科技与地方旅游融合,打造特色文旅体验;规划中国(丹阳)视光科技馆科普馆布展,依托AI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还将联合外语专业推出多语种导览,让视光知识跨越语言障碍。

一面党旗引领,一条产业链延伸,一群青年成长。南师大中北学院生科院以“党建红”点亮“专业蓝”,既让红色基因筑牢专业理想,又以镜片折射万家光明。未来,这里将持续推动产学研转化,助力丹阳擦亮“中国眼镜之都”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