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江苏

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⑩ 宿豫区仰化镇:兴产业强民生,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20 11:54:00

行走在宿迁市宿豫区仰化镇,沃野间铺陈一幅乡村振兴的写意长卷:产业链条的延伸处,特色种养与品牌打造碰撞出致富火花;白墙黛瓦的农房中,阵阵欢声笑语,居民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与日俱增……

近年来,仰化镇坚持“运河生态特色古镇”发展定位,紧扣“工业强镇、产业兴镇、生态美镇、文化名镇”发展思路,聚焦重点、攻克难点,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产业提质增效、环境整治增美、农民持续增收。

在仰化镇复隆村的蟹塘边,蟹农卜路正忙着投喂饲料。小杂鱼划出弧线落入水中,瞬间激起层层涟漪,一只只青壳金爪的螃蟹争先恐后地涌上水面。卜路笑着说:“我今年养了300亩螃蟹,亩均效益能达到1万元。”这一只只螃蟹,不仅是农户的致富希望,更是仰化镇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

如果说“金鳌蟹”撑起了仰化的特色品牌,那么订单农业则为农户种田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走进江苏鑫粮米业有限公司厂房,机器轰鸣声不断,稻谷在钢辊的碾压下变为晶莹的米粒,工人们忙碌穿梭。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明确收购量、价格和标准。村民陆鑫感慨地说:“只要稻谷成熟,就有车辆开到田头收购,根本不愁卖。”这样的合作模式,让农户种粮更安心、增收更踏实。

产业之花竞相绽放,仰化镇的发展底气更足。2024年,仰化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2亿元,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00万元。现有规上企业6家,规上工业总产值2.49亿元,完成工业开票销售3.6亿元,工业入库税收1100万元,工业增值税810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0亿元。

不仅在工厂车间和田间地头,乡村振兴的脉动也藏在居民触手可及的日常生活中。走进涧河社区,白墙黛瓦整齐排列,绿树环绕的农房与健身广场相映成趣。居民王勇浩感叹:“以前这里脏乱差,现在环境好了,晚上还能在广场散步锻炼,日子确实比以前幸福多了。”一句朴素的话语,折射出人居环境改善带来的民生温度。

好环境离不开长效管理。涧河社区以“过上好日子、住上好房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目标,探索群众管护、制度管护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可持续的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改善了,群众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振兴不仅要“住得好”,更要“有钱赚”。在涧河社区,土地资源被充分盘活。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发展模式,社区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拿出500亩土地与宿迁市裕农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家庭农场组成产业联合党委,每年为合作社增加净收益26万元,带动村民共同推动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蝶变”。在合作社撬动下,现有标准化厂房12000平方米,解决“三留守”家门口就业120人,平均月收入2500元,可为村集体增收47.38万元。此外,借助抖音电商平台,涧河社区深挖合作社潜力,打造“藕遇槐香”稻麦品牌,通过“线上+线下”销售,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完成分红6次,2024年度,合作社共为村集体增收330.88万元。

乡村振兴不是空洞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一块块标准化厂房的崛起,一条条产业链条的延伸,一批批品牌效应的凸显,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复隆村的“水上春耕”,还是涧河社区的“产业蝶变”,都展现了仰化镇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道路上的坚定步伐。

如今的仰化镇,正在绘就一幅壮美图景:工业强劲,农业兴旺,社区宜居,群众安乐。振兴的故事每天都在这里上演,汇聚成新时代“镇能量”的强大合力,奏响了一曲铿锵有力的“振兴之歌”。通讯员 高原 袁艳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