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炼”在海安 高校学子把青春实践刻在城市肌理里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08-13 16:07:00
七月的海安,蝉鸣织成密网,阳光把青石板路晒得发烫。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一群年轻人追梦的脚步——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的240名学子奔赴各单位挂职锻炼,南京工业大学的学生在墩头镇千步村开启支教之旅,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则走进瑞海集团进行课题研究。这个夏天,海安成了青春实践的大舞台,每个角落都跳动着年轻的脉搏。
志愿者王诗懿的日常工作,是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打理暑托班的大小事务——组织特色活动、辅导课后作业。初上岗时,面对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她常感手足无措。但凭借细致观察与策略调整,她慢慢敲开内向孩子的心扉。如今,挂职时光已经接近尾声,这群大学生的成长轨迹愈发清晰。“现在的我更有耐心和责任心了,也能真正读懂孩子们的心思。”王诗懿的心声,道出了众多志愿者的共同感受。
近年来,南通理工学院海安校区依托校地合作搭建起坚实的实践育人平台,连续四年推进暑期挂职锻炼项目。项目覆盖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信息宣传等多个领域,累计吸引716名学生参与,服务居民超万人次。
连续五年参与活动的袁子茗同学,小心翼翼地捧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榫卯结构模型,脸上洋溢着兴奋:“大哥哥大姐姐教的建筑知识太有趣啦!等我上高中,我一定要选理科,以后也考虑学建筑专业!”
据悉,每逢暑假,南京工业大学的社会实践团队都会如约而至,来到千步村开展支教活动,这一坚持,便是整整12年。他们精心筹备形式多样的公益课堂,丰富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在这里,孩子们不仅能感受非遗传承的独特魅力,还能接受红色教育的精神洗礼,学习网络安全等实用知识。
6月底,一群来自清华大学建筑、经管、水利、信息、美院、材料等多个专业的博士生,从众多课题中精心挑选了海安瑞海,齐聚于此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负责的康养项目,目前主要在进行文本修改、绿色建筑评估,以及新型养老设计研究等工作。”清华大学博士生社会实践南通支队党支书曾天成介绍,团队成果将直接为集团项目推进提供参考。
“清华学子研究思路开阔,有国际化视野,能将学术前沿理论与实际项目巧妙结合。在‘智慧康养技术集成应用新场景探索’上,提出了新颖构想,还运用新兴技术工具,为深化设计提供了宝贵思路。”海安文旅集团副经理顾鸿赟称,此次实践项目意义重大,实现了多方共赢、协同发展。
这个夏天,海安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办公大楼,到处都能看到这些年轻的身影。他们带着课本里的知识而来,带着实践中的收获成长,把青春的印记刻在这座城市的肌理里。通讯员 朱琳
校对 胡妍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