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汇

【活力中国调研行】去长江边“最帅足球场”踢球好飒呀

来源: 紫牛新闻

2025-10-24 20:33:00

扬子晚报网10月24日讯(记者 薄云峰 实习生 潘伊笑)23日傍晚,位于南通市崇川区山水路3号的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内,市民沿着滨江绿道散步慢跑;恋人们相互偎依,欣赏落日余晖;距离长江岸线的标准足球场灯火通明,草坪养护工人正在给草坪浇水。这个被誉为最靠近长江的最帅足球场,因为踢球就能欣赏江景而被运动迷们“爱死了”。

南通长江体育公园。 薄云峰 摄

进入体育公园,给人的感觉是视野开阔、江风习习、绿草如茵、充满运动时尚的体育场与自然开阔的江边美景相比辉映。在体育公园散步,特别有松弛感和幸福感。

这里曾是高能耗码头与“散乱污”企业遍布的南通老港区。过去,大宗散货运输带来扬尘与噪音,严重污染周边环境。曾经的南通滨江片区,一度面临“厂房林立、岸线割裂”的困境,市民“临江却不见江”,长江的生态之美被工业生产的喧嚣所掩盖。

 这里已成为南通市网红打卡地。 薄云峰 摄

自2016年起,南通对五山及滨江片区实施系统性生态修复,推进土地整治、水土治理、植被恢复、水系连通与栖息地重建,优化长江岸线、重塑滨江生态。

昔日“散乱污”地带,如今已华丽转身,被誉为“城市绿肺”。

今年8月30日,南通长江体育公园正式揭开面纱,当天晚上,2025年南通市秋季业余足球联赛揭幕战在此精彩举行。获胜的崇川区足球队主教练王晗感慨,这样兼具生态美景与专业设施的球场,能让队员们更好发挥水平,也更能激发大家对足球的热爱。

江边1号球场。 薄云峰 摄

近年来,南通以长江大保护为核心,坚决推进滨江区域生态修复:拆除生产码头,还岸线以绿色;重建湿地岸堤,恢复生态功能;贯通滨江绿廊,串联景观节点,通过一系列“生态再造”工程,坚持“还江于民”和“还绿于民”,让生态修复的成果真正转化为百姓可感可及的生活品质提升。

集生态之美、运动之趣、文旅之韵于一体的体育公园,不仅让在江畔奔跑、于绿茵竞逐、赏鸟语花香成为南通市民的全新生活日常,更以“工业锈带”到“生态秀带”的华丽蝶变,精心描绘出长江大保护战略下,南通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美丽画卷。

作为“体育之乡”,南通有着深厚的体育底蕴和情怀,这里孕育了7位奥运冠军、24位世界冠军,2024年更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奥运后备人才建设城市。

长江体育公园的投用,无疑为这座具有“冠军基因”的城市注入新的活力。先期开放的绿茵足球区,堪称“足球爱好者的天堂”。其中1号球场堪称“景观与专业的完美融合”——西临壮阔长江,南眺狼山支云塔,东观城市天际线,360度全景视野让人心旷神怡。

球场内配置2800个观众席位,符合11人制专业赛事标准。LED照明系统精准满足赛事对照明的要求;先进的声学设计增强赛事活动的感染力,让观众能清晰捕捉到球员的呼喊与足球的碰撞声;全场覆盖5G移动网络,比赛成绩实时更新在超大4K高清画质屏幕上,赛场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清晰呈现,科技赋能下的沉浸式观赛体验让人心潮澎湃。这片镶嵌于长江之畔的运动胜地,正以“生态之美+运动之趣”的独特魅力,成为南通市崭新的秀美地标。

南通长江体育公园宣传负责人陈雯婧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随着苏超赛事的火爆,这里也成为苏超第二观赛点。公园作为2025年南通秋季业余足球联赛的主赛场,更成为全城瞩目的运动焦点。

如今,该体育公园中休憩驿站、儿童游乐区、观景平台等设施一应俱全。骑共享单车赴江边观赛、运动,已成为南通市民周末休闲的新风尚。目前公园日均接待健身市民超2000人次,生态修复的成果,正切实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高品质生活。

通过培育休闲经济增长点,打造滨江文旅特色,滨江沿岸区域年接待旅游人数约50万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等产业发展,旅游收入超过千万元。

南通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耕地保护监督处处长周航介绍,“今年南通文旅乐购嘉年华举办地选在南通长江体育公园,也是希望能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南通滨江的蜕变之美、生活之趣与浪漫气息。长江体育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运动休闲空间,也使滨江片区从生态修复区升级为充满活力的城市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