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B座西窗

繁星|约会抚仙湖

来源: 扬子晚报

2025-10-24 16:51:00

一个周末,去云南参会。会议结束后,负责接送的司机李老师热情邀我去附近的抚仙湖观景。作为专职司机,李老师爱摄影,爱写诗,爱观鸟,是一个典型的云南文艺中年。

一路上,李老师娓娓道来,他嗓音浑厚圆润,一路听着,令人感到平和愉悦,有如享受抚仙湖面安静而闪烁的粼粼波光。抚仙湖是中国最大的深水型淡水湖泊,湖深水清,稀有的一级水质,环湖108公里的范围,跨越澄江、江川、华宁三个县的辖区……李老师如数家珍,一一道来,话语中满是沉醉;提及抚仙湖原来富产抗浪鱼,可自引进太湖银鱼后,抗浪鱼产的卵总是被银鱼吞食,导致现在抚仙湖中抗浪鱼种群急剧缩小时,李老师语气中满是惋惜。

车子在盘山公路的一侧蜿蜒而上,车窗外的抚仙湖忽而在左、忽而在右,随着地势的不断抬高,眼中的抚仙湖越来越显得壮阔。如果不是李老师,我们断然想不到沿着这条窄窄的山路,会通往这样一处游人罕至的观景地。

“你们看,从山坳处还能看到那边的星云湖。这抚仙湖海拔1600米,我们俯瞰它的地方,海拔接近2000米了。”站在山上,眼前的湖面“琉璃万顷”,令人心旌涤荡;漫天云朵在湖面上似乎挪不动脚步,顾盼眷念;低矮的群山像裙边般轻拢着湖面,意境深远。这可是李老师送给我们的风景大片。

傍晚,回来的路上,李老师在湖岸边停下车来,“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吧!20点05分到10分之间,那落日之处会如熔炉一般地红成一片,那时最是动人!”我们站在栏杆边,目睹落日在云层掩映中,光芒一点点地柔和起来,色彩一点点地绚烂起来,落日之处、西天之上,如同一场华丽的演出,那色彩变幻之时、云霞明灭之间,真是美不胜收。

天色完全黑下来了,车沿着抚仙湖边往回开,湖面竟然渔船云集,“渔民出来捕银鱼了,银鱼到了晚上就会浮到浅层水面,容易捕到。” 是的,沿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一湖的碎银,原来不是月光,而是银鱼在水中的流光。

快满60岁的李老师很快就要退休了,他打算退休后重新出发,向在高原水产研究所工作的侄子学习,完成抚仙湖抗浪鱼育苗的研究。他的梦想是:等抗浪鱼长大一点,这古老品种的鱼,就能在抚仙湖中,与这“一湖的碎银”和平共处。

作者:成运芬

来源:扬子晚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