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夫子庙人头攒动 孙忠南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餐饮店人气“食”足,重现排队等座景象;旅游消费火爆,夫子庙的花灯艺人感叹“灯不够卖”;网约车司机又体会到了城市“堵车”的感觉——新年开工之际,扬子晚报记者兵分多路,走进餐饮店、火车站、旅游景区、健身房等,发现兔年消费市场红火,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统筹 陈郁 实习生 郭嘉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徐昇 刘梦雪 徐媛园 季宇轩 张可 马祚波 石小磊 姜靖仪 笪越
新解: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生意低谷之后,餐饮和食品生鲜行业终于迎来了日渐火爆的生意和客流。
海鲜商户笑了:春节销量比去年翻一番
地点:众彩物流水产市场 人物:水产批发商户杨飞
“春节我只休息了两天,很忙但是喜庆的氛围让人特别开心!”工作日下午4点钟,众彩物流水产市场里依然有零星采购的市民,批发商户杨飞语带兴奋地说,今年春节前后海鲜销量大涨,比去年同期翻一番,哪怕假期结束大家返工了,生意依然很好。
杨飞告诉记者,他主要做中高端海鲜的批发,凌晨和一早,商超、农贸市场、酒店餐厅等来进货,属于比较固定的客源,而今年春节期间,来零星采购的市民也特别多。小两口给父母、岳父岳母送年礼,外地走亲访友带个礼品,亲戚朋友来了做顿海鲜大餐……从上午9点到晚上6点,零零散散一直有客流,帝王蟹、小青龙、澳龙、三文鱼等海鲜都很受欢迎。
杨飞举例,帝王蟹进入南京很多年,属于接受度比较高的高档海鲜,销量也比较稳定,以前他的档口每天能卖50-100个,今年每天能卖150-200个,今年春节明显年味更足,大家心情好,购买力提升。“今年应该是很不错的一年。”杨飞说,国内、国外海鲜的走货量都在上扬。
“最忙的时候,我们要同时服务400人”
地点:昆音雅宴小厨娘主题餐厅 人物:店长王浩
1月30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南京万象天地的昆音雅宴小厨娘主题餐厅,只见这家霸榜南京餐饮榜单前十的中档餐厅内,9个包间和大厅36张餐桌座无虚席,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满屋,29岁的店长王浩穿梭在每桌之间,热情地服务着每一位客人。此时,他带领门店70名店员已从大年三十起坚守一线10天。
王浩介绍,春节期间,门店最忙碌的时候,加上等位,同时要服务400人。客流达到顶峰时,为了让等待的宾客都能排到座位,保障服务质量,门店不得不采取“限号”。而更让王浩欣喜的是,春节假期结束后开工几日来,门店依旧延续着春节旺季的喜人情景:“万象天地周边持续着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这几日,提前来店里洽谈预定的客户越来越多。开门红让我们倍感振奋。”
在昆音雅宴门店,记者发现,精美的昆曲表演头饰展示于展柜内,屏幕上滚动播放昆曲演出视频。巧妙的是,将昆曲文化与淮扬菜融合,昆曲文化在这里可听、可看、可吃、可品鉴。八方宾客更是对每周五、周六晚上6:30—7:30的昆曲现场表演情有独钟,他们静听昆音,细品淮扬,穿越其中,沉浸式体验。
谈到2023年,餐饮业迎来了疫情后的重生机遇,王浩满怀信心地说:“铆足干劲加油干,我们要用热情周到的服务,为客户带去幸福餐饮的味道。我愿带领店员践行小厨娘的‘幸福餐饮的引领者’这一理念,在2023年争当传播幸福的使者。”
“我们要从细节处着手,添茶加水不用叫,主动送上贴心服务。用实际行动,告别餐饮业‘半自助化’服务的顽疾。”1月30日中午,细心的王浩发现有一桌客人桌上摆着生日蛋糕,便主动为这桌客人奉上免费的生日面和小礼品。点滴心意带来幸福的惊喜,真诚的服务温暖着每一位顾客,王浩愿与餐饮人共同打拼,开创新的希望。
新解:和餐饮一样,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文旅行业,也迎来了转机,“前兔似锦”当之无愧。
游客10点就来了,玄武湖游船“下饺子”
地点:玄武湖景区玄武门北码头 人物:游船部班长刘天国
“您家几个人?想坐大白鹅还是小黄鸭?小心碰头,注意脚下,上船扫码……”1月30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南京玄武湖景区的玄武门北码头,游船部班长刘天国正在熟稔地帮游客把船钩稳,热情地告诉他们如何扫码坐船,“泛舟游湖的游客比春节假期前几天更多了。”
今年40岁的刘天国在游船部工作已有11年。“从初五到现在,游船人气非常旺。游船受天气影响大,只要天气给力,我估计开学前的游客量都能保持这样不错的状态。你看,今天天气好,10点多就来了不少游客,我忙到现在都顾不上喝水。”刘天国告诉记者,北码头平时有6个师傅负责,节假日大家一般早晨6点多到岗,检查船只、打扫卫生、给船消毒,到9点多,就开始疏导游客秩序,引导游船靠岸……这些天他与同事们一刻不放松地为游客们服务,晚上收完船下班已经快8点了。
“师傅们忙的时候都没时间好好吃饭,我得帮他们分担。我每天在码头上来回走,走两万步,很平常。”刘天国说,游客上船时,他还要把船钩稳,避免游客踩空,这对体力也是很高的要求。如今,景区游船智慧化运行,游客只要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购票、付押金。一些游客不会自助扫码,刘天国耐心地教他们使用,当游客下船的时候还要提醒他们别忘了再次扫码退押金。每天不断重复这些话,刘天国的嗓子都沙哑了。“虽然我们辛苦一点,但游客玩得开心,看到玄武湖这么美的景色,我们都是值得的。”
单子一个一个蹦,14天赚了上万元
地点:南京新街口 人物:滴滴司机杨余钢
经历过疫情开始前春节时景区的车水马龙,也经历了三年疫情春节假期路上的冷冷清清。
滴滴司机杨余钢回忆,那段时间,自己总是早早收车。明显的拐点出现在腊月二十六,“从那天开始,单子一个接一个,一天最多能接40多单!”年前,杨师傅的单子多是从城区到车站。年后就多是从车站到车站、从景点到景点。
“很多外地年轻人在网上找了攻略,但是我知道南京有很多景点,攻略上都没有。”杨师傅还会现场教乘客如何预约这些景点,这也让他收获了不少好评。“从腊月二十六到现在,我一天都没休息,我也想休息,但一看到一单接一单地往外蹦,我就停不下来。”杨师傅的儿子正在读初三,家里的开销都靠杨师傅承担,“我自己接的单子加上平台的奖励,十四天已经过万了。”杨师傅说话的时候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
杨余钢在驾驶座位上迎来了熟悉的热闹氛围。“新街口、夫子庙、大报恩寺、老门东、南京南站和机场,都是春节订单密集的目的地。”回家的、返程的、工作的、旅游的,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在杨师傅的车座上有了交集,想到这儿,杨师傅也有了小小的自豪感。大家都不容易,但是都对生活有美好的向往:“你说,我们这行是不是也是城市复苏的风向标了?照这个势头,以后的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