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白娘子端午喝雄黄酒会现原形,我们可以喝吗?
来源:紫牛新闻
2020-06-19 20:13:10

端午节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之一,提及端午就不得不谈到与之相关的各种民俗。端午节历史悠久,过节习俗也集祈福、消灾、饮食、娱乐为一体。饮雄黄酒便是其中一项。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就有不少店家出售雄黄酒。有些网店注明产品不可饮用,也有店家称可以喝。

在白娘子的传说中,白素贞就是在端午佳节喝了雄黄酒,从而现了原形。那么,常人是否可以饮用雄黄酒呢?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

不少网店出售雄黄酒,能否饮用说法不一

记者在某互联网购物平台上以“雄黄酒”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发现了许多售卖雄黄酒的店家。点击进入网络商铺后,记者看到,不同店家对于雄黄酒的态度也是五花八门。

大多数的店家会强调,雄黄酒的主要功能在于“辟邪”,其次是驱虫。在众多出售雄黄酒的网店中,都会突出雄黄酒驱邪的功能,部门店家会更加具体地写,雄黄酒的作用是“调制朱砂粉,开光画符”、“开智启智”等。少数店家会强调其具有驱虫、止痒等功效。

在雄黄酒的使用方式方面,大部分店家的态度也都比较谨慎,普遍要求“滴洒或涂抹”,避免大量接触。还有少数店家考虑到用雄黄酒在人体上写字驱邪的传统习俗,标明了“禁止额头书写”“高危险,请慎重”“只适合写手臂”等注意事项。

记者随机联系了一家系统默认排名比较靠前的网店客服,咨询雄黄酒的使用问题。客服人员告诉记者,自家的雄黄酒是可以饮用的,酒精度数为42度,由雄黄加入酒中泡制而成。而当记者问到小孩子能否喝雄黄酒时,店家表示“小孩不建议喝”,但理由不是雄黄酒有毒性,而是“小孩什么酒都不建议喝”。当记者咨询其所售卖的雄黄酒喝了有什么好处时,客服也只是简单地回应称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吧。”

传统习俗,过端午节离不开雄黄酒

我国的五月初五端午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故事、传说。其中,最著名的传说莫过于纪念屈原了。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投江殉国后,楚国的百姓伤心不已,纷纷来到汨罗江边凭吊屈原。人们划着船寻找屈原的遗体,向江里投入饭团、鸡蛋,以免水中的动物把屈原吃掉,这些行为慢慢演化成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吃鸡蛋的风俗。还有传说称,当时有一位老医师将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要将水中的恶兽药晕,以此保护屈原的遗体不受伤害。因此,人们在端午节还要饮用雄黄酒。

事实上,端午节的习俗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屈原也并非是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江,只不过后人出于对屈原的怀念和尊敬,才把纪念屈原和端午节联系在了一起。很多端午节习俗设立的初衷,其实是解毒和驱邪。

古人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恶月恶日”。这一天,阳气运行到了顶端,所以被称为“端阳”。因为是初五,所以又叫做“端午”,也就是“端五”。由于盛极必衰的原理,五月初五也是阴气开始萌生的日子,很不吉祥。瘟疫疾病容易在此时蔓延,影响人们的健康。像采药、沐兰汤、佩香囊、挂艾草、饮雄黄酒等习俗,其实最初都和驱散邪气、保健养生息息相关。例如,有些地方的人会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让小孩子看上去像一只小老虎,以达到驱邪的效果。

喝还是不喝?饮雄黄酒的习俗引起争论

不少地方将端午节喝雄黄酒的风俗保留至今。然而,与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发展,愈发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吃粽子等习俗不同,要不要、能不能喝雄黄酒引起了大家的讨论。

传统习俗认为,雄黄酒有驱妖避邪,杀虫解毒的功效。人们在酒中加入微量的雄黄,希望可以杀菌驱虫。而小孩子没有到喝酒的年龄,就在身上涂抹雄黄酒,以期消毒防病。

现代医学发现,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具有很强的毒性。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呼吁,大家应当摒弃端午时节饮雄黄酒的习俗。不少人提出,既然雄黄酒存在危险,就应该尽快让它远离我们的生活,盲目全盘继承传统是一种愚昧的行为。也有人认为,雄黄酒中雄黄含量少,不足以对人体造成威胁,并且饮雄黄酒这一习俗能够代代相传至今,说明其确有功效,危险性不大。饮雄黄酒的意义也超出了行为本身,更是寄托了驱散邪气、保佑平安的美好意愿。所以应该保留下来,以免我们在未来忘记传统。

适当调整节俗形式,过节开心又安全

过端午到底能不能喝雄黄酒?雄黄酒在当下有没有饮用的必要呢?记者采访了南京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余波。

余主任告诉记者,端午节正值盛夏,天气酷热,蚊虫很多。古代的医疗水平远远不如当下,因此每到这个时候,就比较容易生病,这也就是端午节的习俗常常与健康、防疫有关的原因。

雄黄是一味中药,据《本草纲目》记载,雄黄有“治疮杀毒”的功效,能“避百邪、杀百虫”。在没有碘酒的年代,雄黄酒确实具备一定的药用功能。但《本草纲目》同时也指出,雄黄本身有毒,很多人把雄黄的作用一味夸大,最后导致中毒。

余主任指出,因为古人的卫生条件远远不如现在,他们选择用雄黄进行消毒、杀虫是可以理解的,但喝雄黄酒显然并不正确。“其实古人用雄黄酒,也很少内服,更不会多次服用,最多是微量地摄入。雄黄酒更多地是被当做一种外用药,用来祛除蛇毒、赶走蚊虫等。”余主任告诉记者,雄黄酒外用时不容易被人体吸收,因此涂抹或在屋内喷洒是基本安全的,但这些功能其实有蚊不叮、蚊香、杀虫剂等替代品,因此“仅在端午节用一下就可以了。”

既然雄黄酒有毒,那么,是不是这个习俗就可以被抛弃了呢?余主任说,对于这种传统习惯,我们可以加以改造,比如用一般的黄酒来代替雄黄酒。“这些习俗就像端午节吃‘五红’(烤鸭、苋菜、龙虾、鸭蛋、黄鳝)一样,都只是一种传统文化的意义。”

通讯员  张明 莫禹凡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碧莹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