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星丨因何不是“鹅先知”
来源:扬子晚报
2020-05-07 10:47:11

图/视觉中国

◇赵宽宏(原创)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名句,穿越岁月风尘,一路流传至今,让人心旷神怡。然而这一名句,却也在历史中引起过一连串的争议。

清康熙时的经学大家毛奇龄,号西河,故有西河先生之称,他曾对苏轼的这一名句发难:“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并说“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还是从唐人张渭的“花间觅路鸟先知”化用而来,且化得有些拙劣。

针对西河先生“鸭先知”“鹅先知”的抬杠之论,袁枚批驳道:“此言太鹘突矣。”“若持此论诗,则《三百篇》中句句不是;在河之洲者,斑鸠、鳲鸠皆可在也,何必‘雎鸠’耶?止丘隅者,黑鸟白鸟皆可止也,何必‘黄鸟’耶?”袁枚此论大有道理,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此论也是在“抬杠”。

你想想看,春江之中,水之冷暖,下到水中的鸭鹅应该都是可感可知的,可苏轼为何要说是“鸭先知”,而不说是“鹅先知”呢?还是要回到原诗来才可弄清楚。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题在一幅名为《鸭戏图》的画作上的一首诗;既是题画诗,诗中之景也是不可游离于画作,其内容亦是要摹画中色、言画中事、抒画中情的了。而这幅画的画面中有什么呢?竹子、桃花、春江,自然,春江水中的主角是戏水的鸭子;更重要的是画面中没有鹅。由此可见,苏轼怎么好说春江水暖不是画面中的“鸭先知”,而是画面之外的“鹅先知”呢?

因此可见,“春江水暖鸭先知”虽是由“花间觅路鸟先知”一句化来,却化得诗意盎然,甚至比原诗还要高明。(来源:扬子晚报 禁止转载)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