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下午,江苏省叶旭山网络名师工作室在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三楼未来教室举办主题为“综合与实践:撬动‘真思考’的基石”的教学交流展示活动。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副校长黄玉华,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申咏梅书记,教师发展中心数学教研员金敏老师,建邺区第三盟区首席教师康叶红老师,江苏省叶旭山网络名师工作室的全体老师和黄山路分校数学组教师全程参与。活动全程通过“江苏省名师空中课堂”进行直播,吸引了众多老师线上参与,共探综合与实践的教学创新路径。
数学教研组杨巧玲老师通过“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活动实践课的示范课。课程以“拼桌子”情境活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建立数学建模意识,开启对平面密铺规律的探索之旅。
课堂采用“问题链驱动”教学策略,围绕“密铺特征解析—研究路径规划—数学原理验证”三大维度展开。教师以“关于密铺,你想研究哪些问题?如何开展研究?”两个核心问题为导向,指导学生构建阶梯式研究框架:从正多边形单一密铺的原理,到组合密铺的进一步分析,最终拓展至任意多边形能密铺可能性探究。
第二节课是由初三数学组李寒月老师执教的《折纸寻形——再探图形的奥秘》。本节课以“折纸”为抓手,通过折叠矩形纸片,将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圆、全等、相似等几何的核心知识融汇其中,从操作到说理,从一般到特殊,从有形到无形,成为一节有高度、有生成、有思想的综合实践课。
黄山路分校的杨虹霞老师带来主题为《综合与实践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的讲座,杨老师基于新课标对综合与实践的要求,分别介绍不同版本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课内容、分布以及呈现方式。综合各版本的综合与实践课的主题,将其分为数学建模类、数学实验类、统计调查类、数学设计类、问题探究类、数学拓展类。除教材的主题外,可以从初高衔接和适应初三学生的综合与实践开发课题。许多学校为适应于本校学生的数学校本课程,这些课例经过了学校的一定的实践检验,对其进行再加工,提炼出符合初中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课程要求的课例,这些课例将作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综合与实践课的选择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体现出综合性与实践性,要使学生乐学,还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要使学生能力有更好的发展,还要具备一定的探索性和开放性。
致远初级中学的康叶红老师带来了《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的实践探索》的主题讲座。康老师从综合与实践的内容、教学实践、教学思考展开。康老师通过一个个综合与实践的案例,展示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展步骤:基于课标和学情,提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基于核心素养拟定项目目标——分解任务解决问题——多样化学习成果展示——多元反思评价,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介绍了综合与实践课的成效。
黄玉华老师首先高度评价了本次活动授课的两位老师,杨老师从现场拼桌子开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本节课为新课标背景下数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创新范式,其“问题导向——技术赋能——知行合一”的教学架构,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跨学科实践能力。李寒月从折纸活动中抽象出数学的本质活动,层层递进,通过折纸从一般到特殊,活动中有说理,课程设计清晰明了,是一节适合初三学生的优秀实践课。
本次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交流互通的平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相信老师们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带着收获与思考,为综合实践课程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让“真思考”的好课大放异彩。
来源:南师附中新城初中黄山路分校
编辑:贺东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