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通体达健,体适能快乐运动促成长——南京市‘基础体适能’项目实验学校主题推进会暨名师工作室牵手活动”在科利华小学顺利举行。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潘顺、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张桂宁、逸仙小学校务委员夏静及小学体育教师代表齐聚一堂,共探体适能教育创新路径。
课堂展示:
创新教学显特色
活动伊始,科利华小学徐仕灿、钱丙瑶两位老师分别带来体适能课堂教学展示课。
徐仕灿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课程《体适能:玩转轮胎》,以学校“轮胎探险队”活动为情境,引导学生模拟越野车手在轮胎赛道完成挑战。徐老师以游戏化教学为切入点,将轮胎作为主要道具,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了低年段儿童的参与热情。
钱丙瑶老师执教的《体适能:灵敏与平衡》,创设“通达号”列车行驶情境,结合游戏化练习形式设计分层教学内容。在课程展示环节,钱老师巧妙地将平衡训练融入趣味化的情境之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项目,有效提升了学生身体的协调能力。
活力课间:
多维训练展风采
与会人员共同观摩《通体达健:快乐体适能》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们以饱满的精神展示快乐跑操及趣味体适能游戏,利用轮胎巧妙地设计分层次训练赛道。科小学子展现的运动热情,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领导致辞:
擘画发展新图景
科利华小学校长赵功伟致欢迎辞,感谢各界对学校基础体适能特色课程的支持,并从项目管理、水平提升、活动平台搭建、场地改造等方面,系统介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历程。
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叶勇充分肯定学校实践成果,强调体适能训练应突破时间、项目和空间局限,真正培养运动习惯,实现“以体促德、以体促智、以体促美、以体促劳”的育人目标。
主题讲座:
深耕课程育新人
科利华小学德育主任袁昊以《通体达健:让体适能点燃孩子的生命活力》为题,通过“体育品质从‘0’到‘1’的内燃机时代”“场域改造从‘1’到‘N’的和谐号时代”“内涵提升从‘N’到‘ALL’的复兴号时代”三大篇章,诠释学校十余年体育发展历程,提出“通体达健”应实现身心共育,期望学生对学习、生活、运动及自我保持热爱。
中央路小学后勤主任李维路在《活力校园,健康成长:体适能项目的实施路径与后勤支持》报告中,从项目缘起、后勤保障等维度分享实践经验,强调体适能项目对激活校园活力的支点作用。
专家指导:
赋能教育向未来
江苏省特级教师杨潘顺高度评价展示课质量,指出科利华小学通过“一讲座、两课程、一大课间”立体化呈现体育教研成果,赞赏教师团队精准落实新课标、创新教学设计、促进深度互动的专业素养。
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体育教研员张桂宁总结活动时,建议青年教师以课例研究深化教学反思,通过构建常态化教研机制、探索跨学科融合等路径提升专业能力,为区域体育教育注入新动能。
作为南京市基础体适能实验学校,科利华小学将持续践行“通体达健”理念,深化体适能活动与“教、学、评”一体化融合创新,让学生在玩中学、练中成长,全面提升基础体适能水平。
来源:南京市科利华小学
编辑:贺东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