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好玩!好学!玄武外校第十五届自然科学周点燃青少年科学热情
2025-03-28 13:28:10

3月17日至3月21日,南京玄武外国语学校以“探索生活之美,启迪科学之智”为主题开展第十五届自然科学周。本次自然科学周从生物、化学这两门自然科学出发,带领学生探索和阐释生命中的科学奥秘。


科学之美,美在无奇不有!

主题晨会点燃学生探索热情


17日上午,主题晨会中,初三化学老师刘爱云的演讲为第十五届自然科学周拉开帷幕。“科学之美,美在无处不在,美在无奇不有。从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到浩瀚宇宙中的星辰大海;从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到宏观世界中的生态系统,自然科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描绘出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刘老师介绍,自然科学周期间,学校为同学们策划了趣味实验、谜语竞猜、急救技能训练、学科主题展览、专家学者讲座等丰富活动。


晨会中,刘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自然科学领域的众多瞩目成果。刘老师热情洋溢的演讲激发了同学们主动探索未知的热情。


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

三节专题讲座干货满满



21日下午,三场精彩的专题讲座在校内开展。南京市玄武区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红山动物园走进校园,在初一初二年级,分别开展了“动物园的猛兽”和“国宝来啦”主题讲座。猫科动物与国宝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知识精彩纷呈,让同学们沉浸在自然科学的神奇与魅力中。在初三年级,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化学教研组长保志明老师开设一节化学主题讲座。化学学科对当前科技前沿的贡献,以及现阶段初中生需要关注的化学知识等内容,让同学们直呼“干货满满”。



初中生物备课组长许秀梅老师介绍,相较往年,今年科学周活动特别增加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宣传,希望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李思昱说:“寒假期间,我参观了云南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这系列参观不仅让我感受到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的责任重大,更让我萌生了将来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志向。”


学生作品正在展出

“沉浸式”学科体验太火热!



科学周期间,学校三楼览秀廊特别展出了同学们制作的生物模型、生化学科小报等,还有学校特别展出的珍贵生物化石,展览内容十分丰富。



记者了解到,生化教研组在课堂教学实践和校本课程活动的基础上,收集整理了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集中展示。化学知识网络与小制作、生物绘图与小报、生物模型与生物化石、植物名片与叶脉书签等作品设计精巧、异彩纷呈,融科学性、创新性、实用性和教育性为一体,体现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学科教学“创新型作业设计”的集中展示。




初二学生王湛栩看到自己制作的叶脉书签出现在学校展区,这样说:“制作过程让我领略到自然之美,叶片在碱水中蜕变,似生命绽放。每一片叶脉书签,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印记,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馈赠。”


科学可以很好玩!

校园上演神奇“魔法秀”




科学周期间,生化教研组老师利用午间开展了学科知识竞猜、化学趣味实验、急救技能训练等互动体验活动。


中午时分,化学实验区域很快围满了翘首以盼的学生。在化学老师的安全引导下,同学们纷纷体验起了“火焰掌”和“火焰传递”。当看到火焰在掌心奇迹般地跃动,同学兴奋地说:“火焰掌就此练成!”玄武外校生化教研组组长崔赞老师解释道,基于热量传导的阻断和着火点较低的气体的使用,我们可以观察到火焰在手掌上燃烧而不伤害手的奇妙现象。在化学老师的指导辅助下,“火焰掌”的体验是很安全的。




除此以外,还有大象牙膏 、套人泡泡圈、会变色的水等一系列新奇又独特的科学实验。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体验,时而传来阵阵掌声,时而爆发出惊叹,师生们一同享受一场“科学盛宴”。初三学生谭瑾然告诉记者:“丰富有趣的实验不仅带来壮观的视觉体验,也让我们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书本上的化学方程式更加立体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生物组开展了猜谜游戏、急救训练等活动。“一样物,花花绿。扑下台,跳上屋。打一动物!”趣味十足的猜谜游戏引得同学们竞相举手回答。同时,生物组还联合校红十字会组织了急救训练,同学们认真学习,亲身体会,学到了丰富的急救知识。初一学生刘洪睿连续两天都参加了急救训练,目前掌握了心肺复苏技能和三角巾包扎法,“在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紧急时刻伸出援手的重要性,心中充满责任感与使命感。”




据悉,此次自然科学周活动,玄武外校注重整合校内外资源,精准对接学生需求,注重将知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做到学思结合、寓教于乐,努力在学生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学生在探索自然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通讯员 苏红
文/编辑
图片由学校提供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