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拓新韵 爱满瓷缘”暖心课堂
2025-03-17 15:17:32

近日,在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南京市慈善空间的支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拓公益课堂在瓷缘“残疾人之家”温情开课,为瓷缘学员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艺术的大门,也让慈善与文化传承紧密相连。

活动当天下午,沈老师早早抵达瓷缘机构,学员们看到沈老师到来,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现场充满着温馨与期待。沈老师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传拓素材,包括各类瓦当、赵孟頫所写的《鹤寿》以及生肖属相图案等,同时还准备了颜色、拓包等专业工具 。

课程伊始,沈老师详细介绍了传拓所需的各类工具,让学员们对这些看似普通却又蕴含独特技艺的物件有了初步认识。随后,沈老师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演示,从纸张的铺设、湿度的控制,到拓包的蘸墨、敲打力度与频率,每一个步骤都清晰展现,耐心讲解其中的技巧与要点。

在学员亲身体验环节,沈老师更是全程陪伴,对每一位学员、每一个步骤都给予仔细且贴心的指导。学员们在沈老师的鼓励下,认真专注地投入到传拓创作中。尽管他们的动作比较慢,操作也不流畅,但在沈老师的耐心教导下,最终都成功完成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当一幅幅精美的传拓作品在学员们手中诞生,他们收获的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更是满满的自信与成就感。

此次传拓课是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南京市慈善空间与瓷缘“残疾人之家”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南京市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发起的南京市慈善空间,旨在为各类社会组织搭建平台,促进慈善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瓷缘机构聚焦残障群体,通过引入传统文化传拓课程,不仅丰富了学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让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自信与快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支持,让爱与文化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