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姜大爷,此前一直从事机器修理工作,身体素质良好,甚少生病。退休后,他来到常州帮忙照顾孙女,在孩子寒暑假时,还能凭借自身技术特长发挥余热。
然而从前年起,姜大爷总感觉左肩疼痛不适,夜间症状尤为明显,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多月。起初,姜大爷并未在意,觉得可能是平时劳累过度,患上了“肩周炎”,便在附近药店买了膏药自行外敷。但没想到,贴了膏药后,肩膀疼痛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发严重,甚至发展到整晚疼痛难忍,导致失眠,肩膀的灵活性也大不如前,许多简单动作都难以完成,就连穿脱衣服都变得困难。
于是,姜大爷前往当地一家中医院就诊。医生延续了姜大爷之前的判断,认为这就是“肩周炎”(又称“漏肩风”),给他加了些针灸治疗,又开了口服的祛风止痛药物。但在这家医院看了一段时间,姜大爷的肩痛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倒发作愈发频繁,疼痛程度也逐渐加重。姜大爷渐渐无法再坚持热爱的工作,连日常生活起居都受到了严重影响,心情因此变得十分压抑,整日难见笑容,家人对此也束手无策。
后来,经儿子的同学介绍,姜大爷来到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常州二院),向关节外科副主任郑栋寻求帮助。郑主任仔细检查后,觉得姜大爷的症状根本不是什么肩周炎,而是由于长期劳动导致肩袖撕裂引起的,建议采用微创关节镜手术进行修复。听说要做手术,姜大爷本有些犹豫,但听说郑主任曾帮身边不少朋友解决过关节问题,他又有了信心,几番考虑后,最终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很快,郑栋主任带领运动医学团队为姜大爷实施了手术。术中,他们发现患者损伤情况确实比较严重,原本应密闭完整的肩袖组织如今破了个大窟窿,肌腱组织已经回缩,周围炎性反应强烈,还伴有骨赘增生。经过1个多小时的微创关节镜手术,团队成功修复了姜大爷患肩的肩袖肌腱,清除了炎症组织和骨赘,并松解了粘连的肩关节。
术后,姜大爷的肩痛症状明显减轻,肩膀的针锥样疼痛逐渐消失,晚上也能安稳入睡了。在郑主任团队的指导下,姜大爷从术后便开始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每周前往门诊进行康复治疗。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姜大爷惊喜地发现,左肩不仅不再疼痛,灵活性也大大提高,已经能够完成简单的家务,实现生活自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左肩的力量也逐渐恢复,从能够手提重物,到可以举起一定重量的物件。曾经饱受肩痛折磨的姜大爷,如今终于重新回归到了幸福的生活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