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碳路先锋’”盐都区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盐城高新区专题介绍了园区的亮点特色,以及放大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国家高新区“高”和“新”辨识度、显示度的做法和设想。
作为全市唯一的国家高新区,近年来,盐城高新区以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为目标,推动产业科技深度融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贡献份额稳步提升。全口径工业实时开票、外贸、外资约占盐都区比重分别为60%、80%、90%,形成特色鲜明的三大主导产业、三大未来产业“3+3”产业体系,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约占全市四分之一。科创能力显著提升。在苏北苏中首家获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全市首家创成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等科技指标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绿色集约不断提升。创成全市首家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获批苏北首个省级城乡建设“双碳”先导区、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示范区试点,连续六年获评省国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模范区。综合排名持续提升。近三年在国家、省综合评价连年进位,国家高新区排名超扬州、省级及以上高新区排名超镇江。
为持续擦亮国家高新区“金字招牌”,盐城高新区以重大项目引建为突破点,奋力打造集群融合产业体系。围绕全市“5+2”战略性新兴产业,锚定“3+3”产业体系,加快强链补链延链,紧盯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综合运用以商引商、基金招商、科技招商等方式,确保每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工业实时开票销售“三年翻番、总量600亿”,继续为盐都勇挑大梁、为全市争作贡献。
同时,盐城高新区以产业科技融合为切入点,聚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强化“科技即产业”理念,一体推进创新企业、创新平台、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动“三站三中心”建设,推动神鹤科技创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善行智能建设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依托现有“三院两中心”,健全产学研协同攻关机制,确保每条重点产业链发展1至2家新型研发机构,重点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着力打造全市人工智能创新平台标杆;加快典伦创成国家级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创成省标杆孵化器,争创省级科创服务集聚区,着力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的区域产业科技创新高地。
此外,以持续争先进位为落脚点,倾力打造更高质量现代园区。围绕“产业超千亿、挺进五十强”目标定位,进一步加强对外开放合作,与常州高新区、武进高新区以及淮河经济带创新联盟在产业协作、项目转移、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开展深度协作,提升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盐城分中心运行质效,加快建设长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全市碳足迹平台建设和市场化运作,持续推进“城乡建设碳达峰碳中和先导区”建设,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