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娃们头戴自制果蔬头饰,在欢快的音乐中进行趣味挑战,期末综合测评瞬间变身“小种子旅行记”。6月1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爱的种子’旅行记”为主题开展一年级乐评嘉年华活动。同学们化身一粒粒小种子,在奇妙的旅行中收集阳光、雨露和养料的小印章,在情境中体验种子的成长,快乐完成挑战。
据了解,本学期初,南师大附小一年级学生进行了“爱的种子”项目化学习。通过读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诵读二十四节气歌,进行种子科学观察,制作创意手工,品尝劳动果实等形式,同学们了解到小种子的成长历程,收获了知识、能力与素养的综合发展。
此次乐评嘉年华闯关任务一共设置了“嗨,我是小种子”“嘿,我要出发啦”“耶,我要发芽啦”“瞧,我长大啦”四个小情境,将数学、语文、体育等学科进行创意融合。在美妙的种植之旅中,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合作朗读、清晰表达等任务,收集充足的阳光、雨露和养料,爱与成长收获满满。
“爱的种子”项目化学习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创造力的种子,鼓励孩子们去发现、去观察、去想象。同学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生命的蓬勃力量,更在情境中合作、思考、探索,培养了小组合作精神,提升了学科思维和素养,更树立了爱自然、爱劳动的意识。
当天下午,南师大附小还开展了“童话城堡里的‘小游戏’”二年级乐评嘉年华活动。二年级的乐评嘉年华紧扣学校文化与儿童生活,孩子们天生爱玩游戏,在附小童话般的校园里,同学们每天在游戏中度过最欢乐的时光。他们在学习中玩游戏,在课间探游戏,在生活中创游戏。
据了解,南师大附小一直秉承“爱与实验”精神,通过任务驱动式的评价,引导学生应对并解决生活中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务委员高洁介绍,南师大附小基于“童心母爱”育人文化开展探索与实践,构建了一系列育人课程。乐评嘉年华综合测评的方式打破了学科壁垒,让孩子主动习得知识,发展思维,引导儿童调动已有经验,通过实景式的体验和参与完成挑战,这也是南师大附小基于新课改背景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变革的持续探索。
通讯员 孙权
文/编辑 顾茜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