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作业不用“写”!南京小学生创意研究“十二生肖”
2024-01-30 22:07:26

当寒假不用“写”作业,南京市力学小学的同学们纷纷走出家门做起了小小研究员。本学期期末,力学小学发布了以《中华十二生肖探秘》为主题的2024春季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手记,引导学生围绕“十二生肖”进行探究实践。“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创造和成长!”假期取消传统书面作业,用主题研究取而代之是力学“儿童研究素养”培育项目的一大特色。


寒假不做作业,做研究

探寻“十二生肖”背后的秘密






力学小学《中华十二生肖探秘》2024春季大主题小项目儿童研究导入手册以生肖龙为元素进行设计,十分出彩。打开手册,映入眼帘的是史书典籍中关于龙的由来的记载,一曲《龙的传人》更是唤起了同学们浓厚的爱国情感。研究手记按照“主题生成、规划准备、探究实践、总结分享”四个主要研究步骤进行导览,还在研究方法与形式上提供了“访一访、查一查、评一评、画一画、剪一剪”等具体方法的指导,为学生研究提供范例和参考。



“今年是龙年,我们学校五、六年级很多孩子都属龙,也特别喜欢龙,并且我们在美术课上组织大家一起画龙,由此我们想到可以从生肖龙延展到与孩子们熟悉且喜欢的十二生肖,最终框定了研究的主题。”南京市力学小学美术组组长柴华告诉记者,在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从前期征集的结果看,同学们创意满满,有同学寻访非遗苏绣里的十二生肖,还有同学尝试用肥皂雕刻生肖形象,还有同学希望研究十二生肖背后的天文学知识。柴老师介绍说,今年的儿童研究手记在李琳书记和教科室的引领下,由全校十三位美术老师共同参与研制,前后融入了许多心血,还将发布指导微课。“希望孩子们能学会欣赏创意、寻访文化密码,最终回到实际运用,让自己‘研’有所获。”柴华说。


小米粒变身“小绣娘”

飞针走线创作“金猴报福”苏绣作品


在积累了第一学年的研究经验后,力学小学二年级的黄灵汐很快便确定选择自己的生肖属相猴作为研究对象。黄灵汐分享道,查阅了和猴相关的文化名人以及猴年发生的历史事件后,妈妈建议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因而她想到可以在自己的研究中融入非遗特色。


在寒假前的一个周末,黄灵汐就兴奋地跟随妈妈前往苏州,在寻访非遗传承人中邂逅苏绣文化。走进向红绣府,黄灵汐遇见了苏绣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苏绣(市级)传承人府向红。在跟随府向红老师参观苏绣工艺品时,黄灵汐了解到更多苏绣背后的文化故事。看着眼前精美的苏绣工艺品,黄灵汐早已跃跃欲试。苏绣绣法复杂,在短时间内学会十分不易,府老师现场教起黄灵汐用斜针绣法绣“福”字。在苏绣大师手把手的指导下,黄灵汐认真地学习了捻线、下针、穿针走线等基本技艺。黄灵汐妈妈介绍,这趟苏州寻访很有收获,让孩子真正开始思考和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


回到南京后,热情高涨的黄灵汐用5天的时间绣好了“福”字。“因为我们研究的主题是猴,所以接下来我想在‘福’的旁边绣个小猴子,有着‘金猴报福’的寓意。”


告别书面作业

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创造和成长!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重要时期。“有儿童的地方就有创造和成长!”儿童研究正是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据了解,力学小学坚持“儿童研究素养”培育已有23年,从研究意识、研究品质、研究能力三个层面,培养儿童研究素养,从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思辨创新、求真求实、自主协同、责任担当九个基本指标评价儿童研究。


一到寒暑假,孩子们就变身小小研究员,欢快地奔向“社会大课堂”,积极参与主题研究。《小米粒爱劳动》《认识你自己》《壮哉,中国航天》《读懂故乡》......每年的研究主题几乎涉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秉承“致力于学,学以成人”的办学理念,夯实基础教育的“立人”功能。2023年,“指向创造性成长的儿童研究素养培育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课题顺利开题,将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有机融合中更好地发挥育人功能。


“未来人人都是创新者,教育的目的是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创新者。”力学小学党总支书记李琳介绍,多年来,力学的寒假作业有别于传统作业,几乎没有书面作业,而是鼓励孩子们学会研究、学会创造!“我们希望‘研究创造’的文化基因在赓续中发展,引领学生实现‘创造性成长’。以今年寒假研究主题十二生肖为例,同学们一定会在研究探索中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一步感悟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命力,并用自己的创意使得传统文化更为灵活创新。”


黄灵汐妈妈告诉记者,“作为家长,我们非常支持这类去书面化的寒假作业。通过一系列研究,孩子最大的改变是学会了主动思考,探究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大世界,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素养。”



通讯员 韩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李晨

见习记者 顾茜敏
编辑:顾茜敏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