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工科生写文言文!网友:这届毕业生真的会“谢”
来源:中国青年报微信公号
2023-05-25 16:24:18

毕业季临近,

不少毕业生纷纷晒出论文致谢,

有人称把周杰伦写到了硕士论文里,

有人感谢自家猫,

还有人想谢谢自己的头发……

近日,

杭州师范大学

信息学院网络空间安全专业

应届研究生周鑫的

一篇洋洋洒洒的文言文致谢

引发关注。

他的论文致谢里写道:

致谢里,他用

“晓仆以批郤导窾之诲语,

诱仆于春风甘霖之诲教”

来感谢导师

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心;

用“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激;

还以

“凿壁囊萤,报椿萱殷殷之所期”

向父母表达潜心求学的决心。

“工科生写古文,

我学中文的都写不出来,

自愧不如。”

周鑫并非中文专业学生,

而是一名实打实的工科学生,

他展现出的文学功底,

让不少同学和老师都大吃一惊。

周鑫的导师王圣宝说:

“在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盲审中,

周鑫拿到了我这组里最好的成绩,

目前在申请硕士毕业生优秀论文。

这次看到他的文言文致谢,

我的第一反应也是很意外,

因为平常没有见他说过类似的话,

当时眼前一亮。”

用文言文写致谢

他一气呵成

周鑫称,

对文学的热爱,

是受父亲的影响。

在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中,

除了专业课程与学术研究,

他一直保持着每周阅读的习惯。

在实验室里,

他还常与爱好文学的同学一起玩飞花令。

“明日又乘风去,

任江南江北。”

周鑫称,毕业之际,

他想起陆游的这句诗,

百感交集,

便一蹴而就写成了致谢的初稿,

之后斟酌推敲了部分字词的选用。

当被问及为何用文言文写致谢时,

周鑫表示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其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千百年来,文人墨客聚集在西子湖畔,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春日里去感受“绿杨阴里白沙堤”,下雨时沉浸在“多少楼台烟雨中”。自己身处杭州,也想用文言文的方式表达情感。

最后,杭州师范大学是人文学堂、艺术校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学大师,比如毕业之际唱起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时总会想起的李叔同先生,写下“竹屋纸窗清欲绝,有梅花、慰我荒凉意”的夏丏尊先生等。用文言文写致谢,也是一场与大儒们的跨越时空对话。

据了解,目前,

周鑫已成功申请

福建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博士,

老师们也祝愿他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届毕业生真的会“谢”!

事实上,

周鑫并不是第一个

用文言文写致谢的毕业生。

5月25日,

中国青年报刊发的

《论文致谢,盛放大学生的独有浪漫》一文

呈现了多位毕业生

或诙谐幽默,或文辞优美,

亦或简单直白的论文致谢。

在写致谢时,

武汉工程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生吴亮

全篇用了文言文。

“遥思初来之时,四时光景,终不复矣。

然四载之间,相遇相知,相熟于心,

工大之草木楼室亦系情思……”

在他看来,

大学的每寸光阴和草木都寄托了“情思”,

更重要的是,在美好的时光中,

吴亮遇见了继父,

“亦真心相待,为子操劳”,

他把这几个字写到了致谢中。

“光影在实验室的窗前流转,

很多次推开门,

偶然透过落地窗的一瞥,

远方的地平线上,

橘子正跌进迢迢星野。”

上海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硕士毕业生张宇在毕业致谢论文里

用暖色香甜的“橘子”

来形容自己求学的时光——

从早到晚,

在实验室坐冷板凳、搞研究,

看着太阳一点点落下,

最后像橘子一样沉入到夜幕之中,

又好像奔赴自己的星辰大海。

今年9月,

张宇将前往北京大学继续深造,

研究方向与芯片研发相关,

这是国家技术难题之一,

他在致谢里表示

“而今万般熙攘化清风朗月,

前路漫漫,亦不再畏惧”。

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

副教授王靖雨认为,

王靖雨称,

在很多论文致谢里,

她能看到时代给这届年轻人的专属烙印,

“那是一种富有创造的精神气质”。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 整理:陈茜)综合钱江晚报、中青报客户端(实习生 荆昭延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戴月婷 李想)、央视网、网友评论等。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