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标准农田筑牢粮食安全“耕”基
2022-11-08 11:04: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农田是农业发展之要、粮食安全之基、农民立命之本,是确保中国人端牢饭碗的重要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抓手。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高标准农田建设,要按照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的原则,在因地制宜、多样化、连结连片的基础上,重点投向“三级先导”区、“三高一干”沿线和五大产业集群核心区、重大项目落户区域,实现“小田变大田、碎田变整田、瘦田变肥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效果。

要在提升耕地质量上做文章下功夫,大力推广“耕地质量监测+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设施+土壤深松翻”技术模式,在田间建设耕地质量综合监测站,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动态监测田间作物的病情、虫情,实时掌握田间地头的农情。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水肥一体化等措施提高土壤肥力,土壤深松翻与表层土剥离为耕地“保鲜”,从而着力提升农作物产量。

积极推进高标准“智慧”农田建设,依托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打造“天空地”一体化智慧农田,让高科技设备在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天”是指卫星遥感监测田地的数据;“空”是指带有高光谱和多光谱的摄像头的无人机监测田间植物的表型;“地”是指监测土壤pH值、水位、温度湿度等。通过数据整合、分析,提出优化方案,一键操作灌溉、排水与施肥,提高田间管理效率,实现在不同时期根据不同作物实现精准数字化灌溉、施肥和土壤病害处理。

努力将高标准农田与农业观光旅游相融合,建设“可耕也可赏”的乡间“后花园”。通过设计五彩稻田画、栽植景观苗木等措施建设稻田休闲田园景观示范区,让游客置身于蛙唱蝉鸣的田园风光中,放眼展望稻浪美景,呼吸沁人气息,在浮光掠影中找寻下田插秧、摸鱼捉虾的童年回忆,近距离感受稻渔农家生活、观赏乡间美景。

(万晨)

特别声明:本文为扬子晚报新媒体平台“紫牛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或机构观点,与紫牛号立场或观点无关。紫牛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因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扬子晚报法务部。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